第114章 徐庶未至功劳先行(3/4)
荀淑品行高洁,学识渊博且办事明理,名士李固、李膺都曾拜他为师,被人称为“神君”。
而荀淑有八子,各个身负才名,在荀淑的教导之下声名远播,人称“荀氏八龙”。
单单教育出“荀氏八龙”,便可见荀淑的家风和教育水平,又有众多天下名士出自他的门下,是以在荀淑之时,颍川书院便已经小有名气。
荀淑死后,书院由当地名士,也是荀淑的好友,水镜先生司马徽接手。
水镜先生的名声,在颍川那也很是响亮,并且他博采众家之长,同时精通道学、奇门、兵法、经学等。为人清雅,学识广博,又有知人之明,富有善于教授的风评。
是以小小的颍川书院,接连两任却院长都是如此名士,自然连带着书院也是名声远扬。
早几年间,便已有大量的士人子弟前去求拜,想要进入水镜先生门下学习。
只不过水镜先生一来名声太响,年事高了以后,对于名声更加爱惜,不肯轻易收徒;二来他看人极准,收徒非常更加看重天资和秉性,等闲之人不论身份多么高贵,只要不能符合他的条件,却是无论如何也做不了他的亲传弟子。
却也正是如此,才为那些天赋极高又出身寒门的士子们,留下了一扇窗。
就比如郭嘉,徐庶之流。
徐庶前往颍川书院后,顺利地被水镜先生收为亲传弟子,因为与郭嘉出身类似,自然与郭嘉最先打成一片。
当时郭嘉已经在水镜先生门下学习了三年有余,刚刚年满二十岁,在获悉了徐庶讲述的南郑经历之后,郭嘉便对于刘茂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趁着夏休,又有司马徽要派人前往南郑去拜见李潜的机会,郭嘉便辞别了水镜先生,决定与向朗一路,亲自前往南郑去见一见刘茂。
郭嘉赶到南郑的时候,恰逢汉中书院举行文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