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王氏和赵氏(为盟主专一暂且保留几分十更完毕!)(2/4)
《古今姓氏书辩证》曰:“琅琊王氏自汉谏议大夫王吉以下,更魏晋南北朝,一家正传六十二人,三公令仆五十余人,侍中八十人,吏部尚书二十五人。”堪称“簪缨不替”,“冠冕不替”,“世禄不替”。
从秦朝一统到魏晋南北朝,整整数百年的时间,统治着华夏大地的皇族换了一个又一个,但始终不变的却是王氏一族的显赫和身居高位。
这难道是偶然吗?显然并不是。
所以陈胜并不知道的是,他所愤恨的王侯将相们,其实是真的有“种”的。
这个王侯将相家族们的“种”,就是知识。
这里的知识,指的并不是什么四书五经、也不是什么假大空的八股文,更不是什么礼义廉耻、道德传统。
这里的知识,指的是如何应对君王、如何管理一方、如何统御部下,如何收买人心,甚至是如何去当一个帝王。
只要有了这些无比宝贵的知识,那么这些家族即便一时衰落,也总有崛起的一天。
知识,就是所有世家大族的根。
赵括,就拥有着知识,这种来自于他父亲赵奢的知识。
马服君赵奢此人,以天纵奇才来形容,也毫不为过。
其人能文能武,能为官能为将,既能为国君分忧,又能够团结同僚,简直就是全方位无死角、挑不出毛病的完美臣子模版。
在赵丹看来,赵奢其实和王翦是一类人,都是属于那种能够创立出顶级门阀世家的始祖级人物。
但赵奢的运气显然比王翦差了不少,因为赵奢不过五十多岁就死了,然后赵奢的儿子赵括也没有成长起来就死在了长平。
这两次连续的打击再加上赵国的灭亡,最终导致了赵奢的这个赵氏还没有起势就已经断了传承。
但如今不一样了。
赵丹的穿越,改变了赵括的命运,也让赵奢的赵氏拥有了传承下去并且犹如王氏一般发扬光大的可能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