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燕国风云(3)(2/4)
但是在场的所有人,包括燕王在内都不敢怠慢这位老人。原因也很简单,十二年前,正是这个公孙操杀死了时任燕国国君燕惠王,扶立了当今燕王上位!
公孙操弑君之事,是继“燕王哙禅让于子之”这件事情之后燕国在短短数十年内发生的第二次恶xìng • shì件,让燕国的外交声誉瞬间跌到了谷底,导致了燕赵数十年同盟的破裂,引来了齐赵两国联军的征伐。
好在公孙操及时与秦国结盟,秦国也从后方出兵牵制了赵国,这才有了后来的燕赵和谈,赵国公主入燕为后之事。
也正是因此公孙操也并没有丢掉相位,反而一直牢牢的把持着燕国大权至今,堪比当年赵惠文王执政初期的赵国权臣奉阳君李兑。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弑君引来齐赵联军一事让公孙操感到了害怕,又或许是已经知道自己时日无多不再恋权,总之这些年来公孙操已经渐渐的开始将权力还给了燕王,变得更加藏身于幕后,很少在国家大事上发表什么意见,而只是充当一个定海神针的作用。
所以公孙操很快就颤颤巍巍的开口了:“大王但有所命,老臣无不从之。”
有了这么一句话,大殿之中的燕国群臣们就明白了,相邦大人果然还是和往常一样不打算掺合这件事,爱打不打的随便吧,燕王做决定就行了。
既然如此,那么无论是希望伐赵还是不希望伐赵的,都只需要说服燕王就行了。
于是燕国亚卿栗腹第一个开口了:“以臣之见,赵国之青壮尽皆集于长平,北方数郡不过些许老弱病残,若王举大军而伐之,必得胜也。”
另外一名燕国重臣高阳君荣蚠也道:“此刻赵国国内空虚,正是伐赵之良机。大王若举兵向赵,则可与秦共灭赵国,如此赵国北方五郡与中山故地尽得于我燕国之手,昭王之霸业可再兴矣!”
栗腹和荣蚠在这件事情上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应该趁机攻击赵国,夺取赵国北方土地,好让燕国重现二三十年前燕昭王在位时的荣光。
但是在场的燕国重臣之中,也不全然都是同意攻赵的,就比如说在座众人之中最年轻的昌国君乐间就不同意。
别看乐间年纪轻轻,但毕竟有着乐毅这样的一个老爹,家学渊源加上言传身教之下乐间其实也已经是颇有乃父风范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