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李秀宁的下堂书(2/4)
这对于柴氏家族来说简直就是飞来艳福,特别是李渊建立唐朝,柴绍更是成为了驸马都尉、霍国公。让柴氏一跃成为了汾州豪族。
然而恰恰是因为柴氏的崛起速度太快,缺乏底蕴,柴绍死后,柴氏再无人出来挑大梁,为此柴氏一门量来想去,一定要保住柴绍的这个霍国公爵位,准备以柴绍的伯父柴谨之子,柴折威过续给平阳公主李秀宁为子,聚成柴绍的霍国公爵位。
哪怕陈应与李秀宁的风言风语传来,柴氏一门蒙羞,柴氏也仍气吞声。当侯莫陈氏打压柴氏的时候,柴氏并没有屈服,柴谨以柴氏被侯莫陈氏打压,关陇贵族意图打压山东贵族,以唇亡齿寒为由,联络山东贵族。
出于唇亡齿寒的考虑,山东贵族对于侯莫陈应打压柴氏,采取了帮助的措施,事实上山东贵族的底蕴和实力,别说此时侯莫陈氏已经日暮西山,哪怕是侯莫陈氏在最鼎盛时期,也无法一以家之力,同时应抗整个山东贵族的反击。
所以侯莫陈氏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斗中,非但没有占到便宜,反而被挤掉了一大块肉,这个时,陈应向柴氏下达了最后通牒时,柴氏因为有了先前战胜的侯莫陈氏的经验,对于侯莫陈应的通牒,直接视而不见。
柴瑞安此时非常想哭,原本他们柴氏就不是侯莫陈氏这只骆驼的对手,现在山东贵族又内部原因,自行分裂了。没有山东贵族的帮衬,汾州柴氏亡族灭种的局势就近在眼前,所以汾州柴氏就决定向陈应妥协,交还李秀宁的下堂书,还给李秀宁自由之身。
只是,看到陈应避而不见,柴瑞安认为陈应这是想趁机将柴氏斩草除根,再留着李秀宁的下堂书,其实已经没有了任何的意义。
陈应越是不见柴瑞安,柴瑞安越是担心,万一陈应铁了心的要灭掉柴氏,那么柴氏只能尽快取得陈应的谅解,否则一切就会迟的。
柴瑞安坐立不安,一旁陈应却呼呼酣睡,只是苦了柴瑞安,他心都揪成一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