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太子遇难(2/4)
随后商议的主题是出使的路线。魏方主张就从鸿沟入黄河,过了河就是轵城。但少傅坚持走陆路,从茅津渡河,直至安邑,与河东守商议。这次,少傅没有抗过魏国。对少傅提出的太子安全问题,魏国方面道:”敝使与太子同行,太子之安危,全在敝邑!“由于魏国打了保票,少傅也就同意了。至于出发的时间,魏国方面认为,选在上巳日后,天气渐暖,惠风和畅时出发最佳。
上巳节在郑卫之间最为流行,是邑里相互沟通,融洽感情,增长友谊的日子,也是青黄不接时采青以补充粮食的时机,更是青年男女相会的时节。通常要三五天才结束。这一风俗在秦地并不盛行,秦太子无所谓,但入乡随俗,也就同意了。而魏王择定的使臣,就是出使秦国要来轵城的武库段子干。约定太子随从五十人,魏使亦随行五十人,共计百人,分乘三艘大船,十艘小船。
上巳节后,择定吉日,魏人遣使前来驿馆迎接太子,共往大梁南水门登船。码头上举行了盛大的欢送仪式,魏秦两国使节共贺两国同盟永固,亲如兄弟!
秦国正使是太子,所以设了副使,实际承担具体工作。魏使是大臣,没有副使。所以一行共有三位使臣,他们分别各带十名随从上了大船,其他随从上了小船。在鼓声中,两条快船在前面开路,三艘大船依次而行,分别是魏使、太子和少傅。三艘大船的前后左右,各有小船随卫。一众船队浩浩荡荡,溯流而上。当日夜间,船队停靠在圃田。这里是王田,外有长城,内有仓城,还有军营,保卫十分周密。众人在这里下船,圃田众官齐来迎接,十分热闹。当夜,使臣宿于官司的府邸,随从则在馆驿就宿。次日早餐后,船队继续启航。
出了圃田,理论上就离开了魏国地界,两岸都是荒原,偶有一些农家,并无城邑。当晚,船队泊于荥泽。荥阳守早已得到消息,亲自携粮肉酒前来犒劳,虚邀众人到城中歇息,但荥阳城离荥泽还有约十里,而且是韩城,城内各方势力混杂,难保无事。于是众使臣婉言谢绝了荥阳守的邀请,就在船上休息。荥阳守也不勉强,相互说了几句场面话就告辞离开。
虽然过了上巳节,夜间还是有些寒冷,使臣们都在大船上休息,但小船很难睡下十个人,一般只留五人守船,其余五人另寻一处避风之处休息。
夜深人静时,水面上游过来几个人,在离船很远处,口衔芦管潜下水去,悄无声息地靠近了大船,在水下捣鼓了会儿,又悄然离开。
次日,就在野地上吃过早餐,一行人出发。今天的行程是从荥泽出济水,入黄河,到达黄河岸边的成皋。在那里休息一夜,再溯河而上,从孟津渡过黄河,进入轵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