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各出计谋(3/4)
张禄道:“似此奈何?”
黄歇道:“卿当远出,勿当朝也。”
张禄道:“臣谨奉教!”忽张禄问道:“太后赐婚于太子,左徒果何意也?”
黄歇道:“是恐太子之归也。太子留秦不归,是得佳妇也。”
张禄道:“太子其归乎?”
黄歇道:“本当归也,恐难能也!”
张禄道:“如此,左徒其应乎?”
黄歇道:“太后赐婚,不敢辞也。太子得佳妇,不可辞也。故当应之!”
张禄道:“谨承教!”鼎簋上来后,两人边吃边纵论天下大势,犹如一对知音。
晚餐后,时间还早,张禄和郑安平等因为带着五名征召的亲卫,人口较多,亲卫还得自己掏钱交食宿费,不愿在咸阳驿过夜,就佣了一条驿船,回到灋丘槐里的家中。五旺独自一人留守,孤寂难耐;见众人回来,喜不自胜,要张罗晚餐,张禄等皆道已经吃过了。闲叙一会儿,陈四和芒未各自归家,五名亲卫被安置在厢房,和五旺相伴。郑安平也带着小奴和盖聂到后宅,前庭只剩下张禄一人。
张禄目送郑安平一家回到后宅,自己在厢房内探视了五名亲卫,他们都是叶县人。叶县的历史很复杂,最早属应国,应国被灭后属楚;楚迁许至叶时,还当了一阵子许国。叶县最著名的人物要属“好龙”的叶公了。其实此人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曾经兼任楚国的令尹和司马,军政大权集于一身,还和孔子讨论过政治伦理,叶公认为大义灭亲是合乎伦理的,而孔子认为应该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再后来,韩国从楚国手中夺取了叶县,在华阳之战后的交换中,被交换给了秦国,被归入新成立的南阳郡。其实叶县入秦时间不长,叶县人对楚国和韩国的亲近感可能更深一些,所以听说要入住咸阳,几乎所有的叶县人都拒绝了。
张禄进了房,五人很拘束地坐起,向他行礼。张禄坐下,对他们道:“郑大夫,郑人也。陈大夫,陈人也。敝邑,魏也。五旺,梁人也。四海之内皆兄弟,愿勿以离乡为苦。”
一人道:“吾等五人并无家人,亦无田亩,乃为刑徒,而至营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