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成名要趁早(4/4)
这也是理学的根本,朱熹对这极为推崇,到了王阳明,同样把这当做头等大事,这是一脉相承的。
理学其实并不坏,坏的是被掌权阶层利用,成为统治百姓的理论后,歪嘴和尚念出来的经,自然就没好的东西。
“好啊,好一个知行合一,从亚圣到现在,终于明确了格物致知的方法了,不再是说教,而是实践,这法子好。”
几个教习连连点头,赞叹不已,陈三七害羞了,真的害羞,这不是自己的东西,偷来的心里不踏实啊。
林云抚须笑着,忽然开口道:“三七如今进学了,秀才、举人已经是唾手可得,应该起个字了,要不为师给你起一个如何?”
陈三七一愣,忙不迭的点头,可话还没说出来,那几个教习大叫道:“林舒之,你无耻!”
林云根本不回答,自顾自的说道:“听闻三七这名字是汝父以药名所取,不如就叫药之吧,孔子家语正论曰:不如吾闻而药之也。”
陈三七一听,自语念叨了几次药之后,欣喜的长揖道:“多谢先生取字,药之很好听,也很有意义。”
那几位教习捶胸顿足的,失去给他取字的机会。
古人取字可不是谁都可以的,至亲长辈、德高望重长辈、或者授业恩师,才有资格给人取字。
现在在教习们的眼中,陈三七就是香饽饽,能为他取字,日后必是扬名天下的事。
知行合一的继续深入,陈三七到底能走多远,很值得人们期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