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第 38 章(1/4)
煜王亲率三万骑兵自高克寨出发,同时命骁骑将军韦鞠从北辽郡出发牵制蛮人东辽王庭。
狼骑急行军六百里后,于大漠边缘发现了蛮族西辽王庭,当即端了蛮族的老巢。
西辽王在王帐里吃着烤肉唱着歌,以为那煜王的刀再长也砍不到大漠深处,猝不及防的就被踹了帐篷,匆忙之中只来得及带上两百轻骑杀出重围,被煜王手下的一个小校追杀了几百里,直到跑进了埋着他们老祖宗的孤雁山。
他虽然跑了,但一路鸭子下蛋一般扔下了十来个小王和王妃,都被邵云朗一路押回了秋水关。
除掉西辽王庭这般大的功绩,崔宁已经乐的合不上嘴了,邵云朗赶回秋水关时,他已经拟好了战报,见邵云朗回来,便立刻拿上来给邵云朗过目。
邵云朗身上甲胄还没脱,袖口还染着蛮人的血迹,捏着那张纸看了两眼,又转头看了看真心在高兴的崔宁。
顾蘅说崔宁是纯臣,不掺合党派之争,一心只想为大昭做些事,但就是这样一个人,在朝中却备受排挤,无奈来了这苦寒之地。
他叹了口气,不得不给崔大人泼了盆冷水,“本王这次回京,圣上和太子对本王颇多忌惮,差点送本王去和亲,崔大人知道吗?”
崔宁傻眼了,甚至以为自己听错了,“送殿下去和亲?送哪去?”
“蛮族。”邵云朗笑了笑,“所以崔大人你看,他们忌惮本王,已经到了不惜出昏招的地步了,所以这战报递上去,只会让他们愈发猜疑,而不是犒赏三军。”
崔宁呐呐道:“那……还递吗?”
“递。”邵云朗将战报递还给崔宁,“但牲畜和其他缴获的物资数只报上两成,剩下的八成我们自己留下。”
这不是邵云朗第一次这么干了,崔宁小心道:“以前都扣下两成,上报八成……如今要反过来了?”
他隐约察觉到邵云朗的意图,惊的口干舌燥,他知道自己身负监军之责此时应当及时向朝中禀明秋水关中的异动,可他却又想起邵云朗方才的话。
太荒唐了,一国之君,竟然要把刀递到敌人手里!
恍惚中,他又听邵云朗开口。
“朝中疑心已起,今秋的军饷往好了想,可能会被克扣,往坏了想,怕是又要重蹈五年前的覆辙。”邵云朗眸光沉沉的看了他一眼,“本王也不愿军中再有将士饿死,留下这八成,也不只是本王的私心,崔大人考量一二吧,本王先去卸甲了。”
崔宁恍恍惚惚的出了议事厅,手里薄薄的一页纸此时却仿佛重逾千斤。
煜王那句“私心”,他真真切切的听在耳朵里,心里顿时只剩下了惊骇:他竟然真的敢承认!
是把他当成自己的心腹?还是在试探他的立场?
崔宁心乱如麻,他知道若他仍据实上报,煜王看在他老师顾蘅的面子上也不会杀他,但从此也再不会信任他。
城楼下,篝火正炙,那些半大小伙子围着烤羊吃肉跳舞,喝着从蛮族那里缴获的美酒,每个人脸上都是无畏的鲜活朝气。
五年前的新兵长成了老兵,正眉飞色舞的给新人讲挨饿时挖草根吃皮鞋的事,还有那年没熬过去的人。
曾经的苦痛褪色,在酒香肉香里化作笑谈。
“从王爷接手秋水关,咱们就没打过败仗,也没挨过饿了!”那老兵一口干了杯中酒,回头看见崔宁,抬手招呼道:“崔大人,吃肉吗?唉?你怎么了?”
崔宁神色怔愣半晌,拒绝了那人的邀请,转身脚步却坚定了。
待他走后,老兵将一群凑热闹的新兵蛋子轰走,一路小跑着去了秦靖蓉的居所,通报过后便进了院子。
邵云朗和秦靖蓉正站在沙盘边推演讨论,那人见状放低了声音,“王爷,您的吩咐小的办完了。”
邵云朗点头,“去领赏。”
那人便欢欢喜喜的走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