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第 25 章(1/2)
“君不见走马川行雪海边,平沙莽莽黄入天,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乱走*……啧,我看这天象,是不是要下场大雪啊?”邵云朗一手搭在额前,眯眼眺望着远处。
他和顾远筝自常州出发,一路疾驰,还是比同批的新兵丁要晚上了几日,刚赶到秋水关便听闻蛮族来犯,相邻关隘芦乡关告急,秋水关守将秦靖蓉将军已经点了人马出发驰援了。
战火一起,关隘内便一切以战事为重,邵云朗和顾远筝的身份也没人来详细核查,两人便被塞进了运送粮草的辎重队伍里,几百人运粮去芦乡关,路上遇到一伙逃难却迷失了方向的流民,便又带着这几十人一同赶路。
这是出发的第二天,安营扎寨时,邵云朗和顾远筝负责将随军搬运的栅栏围到营房外侧。
顾远筝把绳索绑紧,闻言也抬头看了眼天色。
天边云层翻涌,其下山峦苍灰,朔风卷起雪尘,呼啸着穿过远处的山谷,偶有鹞鹰起落,几息间又掩入云。
“是要下雪。”顾远筝伸手,让邵云朗搭着他的手从坡上下来,又转而去看邵云朗绑的绳扣,确定没问题后,他轻笑道:“小五果然聪明,学什么都极快。”
两人就着冰凉的雪搓干净手,并肩折返回营地,邵云朗拉起下颌处防风的面罩,声音被风吹的有些含糊,“你怎么什么都会?军营里的门门道道都这么清楚,这可不是书里能看来的吧?”
两人都穿着低等兵卒粗陋的棉衣甲胄,但却因身高腿长,硬是把这灰扑扑的衣服穿出几分落拓潇洒的味道。
听他询问,顾远筝微微偏头道:“几年前,我爹曾把我和我家二弟一并扔到军营里锤炼,我的枪法也是那时候和老师学的。”
邵云朗闻言睁大眼睛,好奇的凑过去,“你上过战场没?”
“还没有……”顾远筝摇头,“那几年边关清平,倒不似如今这般。”
自庆安帝有意牵制四方兵力后,军费开支一减再减,从北疆到西南一带的关隘已经好几年没拨军费修葺过了,秋水关还是秦靖蓉自掏腰包每年修补。
蛮族不是傻子,他们像一群蛰伏的狼,敏锐的嗅到了血腥味,前几年的风平浪静,就是在积蓄反扑的力量。
严耀一死,他们终于开始展露爪牙了。
想到严耀,邵云朗呼出一团白气,见周围没人,他手臂一动牵住顾远筝的手,小声说:“我舅舅还有个弟弟,我相信他还活着,是个不足周岁的男孩,耳后有个红色月牙胎记,你……能不能帮我在青州找一找他?”
顾远筝反握住他的手,两人十指交握,掌心温度相互熨贴着彼此。
“自然可以。”顾远筝颔首,又笑问:“也不能平白出力,小五你打算用什么换?”
“先欠着吧。”邵云朗哼了一声,“驿站里你不要,营帐里睡了五六个人你还想干什么?这冰天雪地的,出去打个野战还不冻掉……唔,什么塞我嘴里了。”
是块桂花糖,也不知道顾远筝从哪里摸出来的,甜味丝丝缕缕填满了口腔,让每天啃冻大饼的邵云朗眼睛瞬间亮了。
顾远筝收手放到嘴边,舌尖一扫碰过邵云朗嘴唇的手指,黑眸盈满笑意。
邵云朗:“……”
他看着那点嫣红乍一浮现,又隐没在唇齿间。
顾远筝若无其事的放下手,扬眉道:“我看你真是学什么都快,这荤话学的也快。”
邵云朗喉结滚了滚,红着耳根别开视线,脸颊因为塞着糖块鼓鼓的,说话也有些含糊。
“好你个顾小远,勾引我……”
顾远筝笑了笑,正要说什么,邵云朗突然放开了他的手。
转角走出个男人,边走边整理棉裤,大概是刚放了水,见了顾远筝二人,那男人络腮胡子一炸,瞪着眼睛骂道:“又是你们两个少爷羔子,每次吃饭都赶不上热的!等着爷爷喂你们呢?”
然而邵云朗早就摸明白了他的脾气,笑眯眯的上前勾住这壮汉的脖子,嬉笑道:“老蔡!顾远他藏了糖,可好吃了,你要不要?”
蔡淼哼了一声,抬脚踹邵云朗屁股,“少来这套,是不是那几个老兵油子又把自己的活推给你们几个新人了?嘿!你还笑,回去一口热乎的都吃不上,还有心思笑呢?!”
“这不是有你给我们做主吗?”邵云朗问:“吃糖吗?”
蔡淼斜他一眼,“哪呢?”
邵云朗张嘴:“啊——要么?”
“你个小兔崽子!”蔡淼举着蒲扇巴掌追着邵云朗绕着营帐跑。
蔡淼是个老兵,也是他们的“排头”,带的十人中,新兵老兵掺半,往年老兵支使新人做些体力活,老蔡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今年倒是破了例管起闲事。
用蔡淼的话说,他看邵云朗就顺眼,长得俊,身手好,说话也得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