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岛的轮廓(2/4)
迟筵醒来之后叶迎之就帮他梳洗换衣服,约莫十点钟的时候,船上的服务员前来敲门提醒。
叶迎之打开门,服务员恭敬道:“叶先生,外面有一个人说在等您上船。”
叶迎之让医生和四名手下先行离开,而后和迟筵办理了离船手续,在服务员引领下去见了那个“等他上船”的人。
那是一个样貌寻常的中国男人,他自称姓陈,做财务会计工作,是被公司外派到当地的。半个月前他突然收到一笔钱让他开车来接叶迎之去另一个港口登上一艘编号为DE780的小型邮轮,并许诺事成之后会给他等额的另一笔钱作为酬劳。
在金钱的支配下,陈先生没怎么犹豫就接下了这份任务。
叶迎之想起了一种经典的“尼日利亚王子”piàn • jú。这个piàn • jú的伎俩十分低劣,毫无技术含量,骗子会向许多人的邮箱里群发邮件,声称自己是尼日利亚的王子,遇到困难需要帮助,如果愿意提供帮助就能获得大笔酬劳。
很多人听说之后都对这种piàn • jú嗤之以鼻,认为这种粗糙的piàn • jú怎么可能真的会有人上当,但是经济学上有一种观点认为“尼日利亚王子piàn • jú”其实是一种通过发信号来进行筛选的机制。piàn • jú的第一步即“自称尼日利亚王子发送邮件这步”被设计的最为粗糙不可信,大部分人不会上当,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还愿意回复邮件“提供帮助”的就是被筛选出的最容易上当受骗的人,针对这部分人再展开后续piàn • jú得手的成功率就会变大许多。
可是根据这位陈先生的描述,对方是只给他一个人发来了这份委托。似乎笃定他一定会接受这笔来历不明的钱并接下这个任务——可显而易见的,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做出这样的选择。
因为这点,叶迎之更加对胡图所说的那些“恶魔”感兴趣了。能准确预料到陈先生会接任务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掌握着很多符合标准的人的资料和信息,从中分析计算出陈先生最有可能接受并完成这个任务;二则是他们真的像传说中的恶魔一样,能够准确地洞察人心。
DE780所停靠的港口比起银波号停靠的那个港口要混乱得多,这里无序,嘈杂,相应的环境也更加脏乱,四周都是熙熙攘攘的当地人,衣着干净得体的迟筵和叶迎之在这里犹如鹤立鸡群一样,十分引人注目。
陈先生帮着叶迎之两人找到DE780,看着他们上去便告辞离开。船看上去有些旧,一共只有两层,登船处有一个面色黝黑的盲眼老人拿着一张用各国语言写成的名单和一根笔。叶迎之上去后他听到动静就递过名单和笔,比划着示意他把自己的名字划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