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9、初生嫌隙(1/4)
元兴二年,武帝因丽妃柳若凌善妒,下旨申斥,收去其掌管六宫的权力,另立洛嫔洛容瑾为德妃,掌管六宫。
而这一年,宜和宫倾国倾城的苏婕妤苏如画殁了,还有她的姐姐,一直默默无闻的苏才人苏如锦,也一起殁了,史书上关于这两姐妹的记载只有寥寥数语,其中关于苏如画的是“妃有殊色,帝甚宠之,然妃骄妒,终宠衰。”
而对于苏如锦的,只是一句“妃乃永州苏氏女,元兴二年病卒”,再无其他言语。
所有的惊心动魄、腥风血雨,都随着时间的消逝,再也没有人提起。
宜和宫的所有奴婢都被楚桓下令杖毙,不过是一些十四五岁的少年和少女,只是因为身在宜和宫,为了不走漏风声,都在宜和宫被当庭杖毙,给苏家姐妹殉了葬,当天宜和宫哭声震天,鲜血都浸入到青石砖中,拿水冲刷了三四遍都冲不掉,之后宜和宫的青石砖一直是透着暗哑的红,几十年后,新入宫的小宫女们再也不会知道,这暗哑的红,其实是凝固的人血的红。
楚桓下令杖杀宜和宫所有奴婢那天,洛容瑾委婉地劝了劝他,楚桓却坚持已见,并道:“为君者,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断不断,必受其乱。”两人意见不一,争执了几句,最后楚桓说,这并不是他一意孤行,他和左相楚岚和右相傅怀胥都商议过了,两人都说此事有损皇家威名,不能外传,他说这话,是想说朝廷重臣都是这个意见,洛容瑾也不必再劝了。
洛容瑾听到楚岚名字,她心中不信,楚岚在她心目中,永远是锦江江畔放生红鲤的温润公子,又岂是乱杀无辜之人,她相信,就算楚岚提议此事不能外传,也不会提议杀遍宜和宫的奴婢,但这句话,她又岂能说出口,只好一人闷闷不乐。
楚桓见她愁眉深锁,心中也生了闷气,他自登基以来,没有一个人敢违拗他,就连楚岚,一句话也是斟酌了好几遍才说,洛容瑾是第一个和他争执的人,而且他为了洛容瑾的皇后之路煞费苦心,她却一点都不领情,他又想到了丽妃当日所说的话,她说若一个女人能对其他女人宽容大度,那只能证明她对那个男人爱得不够深,两桩事凑到一起,楚桓只觉心中那无名火越烧越旺,他拂袖而去,洛容瑾也不去挽留,而是眼睁睁看他出了行云阁。
清安听说了这件事,她去见洛容瑾,道:“妹妹这样剔透的一个人,自然知道此时你离皇后之位只有一步之遥,何苦这时惹怒了皇上?”
洛容瑾摇头道:“我自然知道皇上不爱听那些话,但若要我眼睁睁地看着那些无辜之人枉死,我也做不到。”
清安自然知道楚桓对洛容瑾爱意甚笃,在以后的日子里,他虽然暴虐嗜血,但唯有洛容瑾能劝住他,洛容瑾为他少造了很多杀孽,这也是洛容瑾能成为史官笔下一代贤后的原因。
清安道:“你也不必担心,皇上还是喜欢你的,等你多说几句软话,他就回心转意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