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运粮(2/2)
贾筱筱摇了摇头。
甄承祐没好气地抬了下下巴:“答案就在你手中,这可傻掉了。”
贾筱筱没好气地白他一眼,连忙卷轴,匆匆扫了一眼,看到一处熟悉的封号时,她愣住了:“我还以为裕亲王都回来了,您会派裕亲王去。怎么会是他?”
河南巡抚的府邸里。
郑安用茶盖脖茶沫的动作顿住了,将茶碗砰的一声盖上,看向面前之人的双目冷光一闪:“你说什么,谁运粮来了?”
下头立着的下官,对上郑安的目光时浑身一抖,腿一哆嗦差点儿跪下了,低声道:“是,忠勇伯运来的。”
郑安腾地一下子站了起来,唬得那下官连忙后退了一步,脚下一软,一屁股坐了下去。然后他就见郑安踱步到窗口,亲自伸手去推开了窗户。顿时,滂沱的风雨声立刻响在了耳边,泥腥味直冲鼻间而来。
下官见郑安没有责备自己的意思,这才想起自己这模样很是难看,脸红到了耳根,赶紧爬了起来,躬着身子小步走到了郑安的旁边:“郑大人,这忠勇伯亲自押送粮草,您看,这事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郑安依旧看着外头的雨帘,沉声道。
下官恨不得握着他的肩膀疯狂摇晃,心里急得那叫一个抓耳挠腮,低声道:“郑大人,忠勇伯亲自押送,那这批粮食,那就可不能出一点儿闪失啊!”
郑安回头看了他一眼:“本官做官这么久了,你何曾见过本官做事有什么闪失?为皇上为朝廷做事,难道竟是在委屈张大人不成?”
张大人唯唯诺诺地数着自己错了。
郑安心里烦躁,挥了挥手:“时候也不早了,本官要歇会儿,你自去吧。”
张大人应了下来,正躬身后退,刚要走到门口,就听见郑安的声音:“去打听下运粮队伍走到哪里了,提前准备好迎接事宜,本官到时候亲自出城迎接。”
张大人一怔,连忙应下,退出去的时候心里含苦:郑大人,这是要将这批粮好好地接过来啊。
听见张大人的脚步走远,郑安这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米市的异动自己怎会不知,但自己没上折子,却也没拦折子,一副坐山观虎斗的模样,其实这是一步险棋,赌的就是皇上不敢动自己。在自己的想法中,来押送的人多半是裕亲王,自己也不必多动手脚,这路上的事,他也不想管。但万万没想到,皇上亲自点了忠勇伯来押送,目的就是强行要郑家保下这一批粮不被人动手脚,也同时就在敲打郑家。这淌浑水,郑家不得不趟。
皇上,果真如太后所说,长大了啊,这手段可真是不容小觑啊。若是平时,自己估计还会想想怎么捣乱。但如今……想想宫里太后的打算,此时不宜多事,他还是韬光养晦吧。待得太后打算成了,郑家还有至少百年富贵,这一口气,他今后会讨回来的!
两天后,郑安亲自领着人迎出了城。忠勇伯从马上跳下来,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扶正自己的帽子,冲着郑安一拱手:“堂弟。”
看到忠勇伯这满身盔甲的模样,再想想以前在郑家时他唯唯诺诺的样子,郑安心里那叫一个五味杂陈:虽然郑家有安定侯,但如今皇上可没给恩典让不降等,子嗣也不成器,那安定侯那一支也就是太后在撑着,而自己这个堂弟,才是郑家未来真正的中流砥柱。可皇上扶植淑妃父亲这一手,可真是妙。若是太后不在了,以淑妃的位份和养大了野心的忠勇伯,郑家,怕就从中被分裂了。
郑安只是心中如此想,面上倒是笑得一片和煦:“堂兄一路风尘,快请进城。一应事宜已备好,就等着粮食入库了。待得入库之后,你我二人也可卸下这一重担,好好亲近亲近,多喝两杯。记得上回相见,还是两年前我回京述职的时候。一晃两年过去,堂兄倒是越发精神了。”
这话明着褒,暗着也带上了些本意。不过郑安不在乎,就算是安定侯他也不怵,何况这个花架子伯。以自己对这位的了解,他就是个草包程度,听不听得懂还两说呢。
忠勇伯听了这话,倒是没有如郑安所想那样喜笑颜开顺水推舟,脸上反而露出了一抹迟疑:“实不相瞒,本身我也是如此打算的。只是皇上密旨,要求在河南府城外三十里的时候才能拆开看。方才在三十里外我这边拆开来看了,圣旨上说,这批粮食不入库。”
“不入库,那去哪里?难道是直接拉去市场吗?”郑安也是一怔。
忠勇伯又抹了一把脸上的水:“皇上的旨意是,将这批粮食拉到河堤贾浩同知手上,让他全权处理。堂弟,那我就先去了!”
看到忠勇伯翻身上马的模样,郑安一口气差点儿没上来:有密旨这种情况,你居然真的等到城外三十里才拆!这种密旨,你居然不想法子先弄清楚,还就真的老老实实按照皇上所言去做。万一皇上是让你就地自裁呢!这是怎样的一个蠢货啊!郑家怎么就出了这么一个蠢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