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2/4)
“太尉韩令虎、丞相王鼐、密参院的夏枯藤,还有个姓裴的之前没怎么见过,闭门商谈,再没招别人。”
杨望将“别人”两个字略略加重,公冶王眉头蹙着,姓裴的?他翻着眼睛想了又想,脑中没有一个对得上号的,是什么人?
军、政、情三方首脑夤夜密议,内容连杨望都不得而知,难道是托付后事?这时几个文官抱着文书正沿着廊下走过来,杨望后退了一步,声音抬高说道:“雍王传令,今日不必请安,所有公文提交中书阁办理。”
他表情庄重的点了点头便转身离开,轿子刚回府邸管家便来禀报:“陆伯言、贺远山两位大人都在东花厅候着,说是有要事。”
公冶怔了一下,一甩手径直往府里走去。转过前院,沿着抄手游廊便看见一个中年书生轻摇扇子正和一个宽袍缓带的人正在喝茶聊天。
两人见到公冶王都起身行礼,公冶王扭头对管家吩咐道:“我和大人们聊事情,你在外头把门,其余人不准进来。”
下人们鱼贯出院之后,公冶王揉着眉心坐下:“我在外头一个多月真是魂不守舍啊,大哥在的时候每每差事办不好被父王训斥,我还偷偷笑他,现在才知道办事之难啊。”
陆伯言身材微胖,长得慈眉善目,说话也是慢悠悠的:“不露其长恐见其弃,过露其长,恐见其疑。现在僵臣们都不敢轻易表态,都在观望,所以三爷此时更要认真办差,娄山国那边只能作为非常之备。”
公冶王睨着眼睛看着两位幕僚,陆伯言是监察院的御史大夫,是他的文班底;贺远山是大雍都城的都长史,这个掌管九门的机要人物,自然便成了武班底。
贺远山身材魁梧,长得棱角分明,举手投足都带着一股子带兵之人特有的气势:“三爷,你放宽心,比才智比品性您都是高高的,兄终弟及,顺理成章的事情嘛。”
他说着这里腮帮子紧,眼神顿时黯淡了下去。
公冶王看着对方的表情心里觉得好笑,贺远山是贺家老大,按理确实是该继承家主之位的,只是没想到当年贺阁老却指定了贺谨,兄弟俩从此闹了隔阂。再加上太子查办户部亏空时把他也牵连了出来,贺谨亲命将其罢黜官职,从此更是怀恨在心。
公冶王收回目光不由得想到了自己,长吁了口气:“老六……老六也不是俗手啊。”
“三爷既然把九门防务交给我,他们就肯定翻不了天,不过……”寒暄的话题在贺远山嘴里迅速转到了正题:“老陆和我说了个事,有个叫裴元华的人进宫了,我猜密参院可能要变天,这个人倒是要留意一番。”
公冶王眉头一颤,下意识的想到宫里的杨望说起的那个神秘人物,立刻追问此人的来历。
贺远山坐直了身子,有意要卖弄一下:“这个裴元华不简单呐,王丞相的二儿子前日子跟我提过两句,据说早年孤身卧底昌平,官至大夫,此人利用昌平国内二王纷争,兵不血刃就将昌平一分为二,大雍这才得以收复岭南失地……”
“哦,原来是他!”公冶王突然想起早些年雍王曾因为昌平国灭的事情特地和几个王子设宴庆祝,难怪当时要举杯遥敬,原来是这个人的手笔!
“还不止呢,”贺远山睨了眼陆伯言,见对方只是伫立静听并没有争抢的意思,于是便自顾自的继续说道:“当年北齐和大雍在铜狮岭至紫云关一带连年拉锯,前线六城狼烟四起,光永州一城半年之内九次易主。战事胶着之际,也是此人说服蓟、燕两国联手进军北齐西南重镇,大雍也因为这份情报抽调南线主力驰援,这才稳住了局势。”
公冶王听的目眩神驰,对那个素未谋面的裴元华展开了无限遐想,贺远山这时补了一句:“现在已经有传言说夏枯藤该归乡养老了,密参院可能要换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