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3/4)
语气上透露出来明显的上下之分,让贺三川揣测出外头应该来了个比房一行职位更高的人物,甚至——凌驾于刑部之上!
而言谈中“密参院”三个字,让他心中一惊,这个部司他不算陌生,而且打过交道。父亲的案子,无论密参院还是刑部,按理都是可以审办的。
在列国休兵止战、重新划定碑界之际。雍王钦令,抽调五军都尉府的情侦、军参二司骨干与丞相府的平策处合并归统,点派专人整合搭建班底,成立了一个dú • lì统辖,负责全面情报收集的部司——密参院。
但是怪就怪在,此案是王令下达,由刑部审办在先,可结案以后又因为“些许不明”,改由密参院接管,这就值得深思了。
身上的伤痛让贺三川疼的倒抽凉气,思路也清晰了一些。看来,父亲不仅仅是“叛逃”这么简单了。
他不由得往密参院的方向琢磨。
当今天下诸侯纷乱,但景朝依旧还在,如同华贵的冠冕,代代相传供人敬仰,却毫无统辖之力。
列国也都依照景朝旧制设立朝廷架构。
丞相府处理军国大事,为百官之首;监察院弹纠不法,肃风整纪;五军都尉府执掌军机,统筹军事;另设五寺六部,各司其职,泾渭分明。
但是大雍太过特殊,处于四战之地,诸强环伺,在列国鏊战中一度被瓜分侵占,几近灭国。
尸山血海的不屈抵抗,和夹缝中忍辱偷生的经历,逼的大雍在谋臣不懈于内,勇将忘身于外的奋发中,开始谋求新的力量,而这种力量的认知却来自于极其惨痛的教训——
间谍。
当年北齐、大雍两国陈兵枫原河谷以北,对峙于青丘郡至杏花岭一线。两边苦战拉锯多年,整个枫原河谷一度号称“中原绞肉场”。
可上一代的雍王却在僵持阶段被奸臣蛊惑,从而错估局势,临阵换将!导致大雍三十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其中十六万俘虏被生生活埋,北齐兵锋直逼佳梦关!
这次惨败,不仅是大雍朝臣谨记在心的国耻,更是各国谋臣和谍报机构反复推演的名局,并不约而同的开始加大对情报力量的重视。
对方成功的秘技就是简单的一句话:
渗透朝堂,买通雍王近臣,实现釜底抽薪。
以至于雍王定下铁律:
外邦之臣不得任用!
贺三川探听着不远处的交谈,房一行似乎还在争取着什么,可那个苍老的声音却执意立即交接,不容有丝毫拖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