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生子不生赵轻玄(2/4)
文人相轻,自古而然。大宋这两位丞相也不例外。庞渝向来看他不顺眼,觉得他太过正经,顽固不化。他又何尝瞧得起庞渝?年过花甲却依旧吊儿郎当,带着新王终日玩乐。
大宋百年国祚,先后五代君王,前四位哪个不是英明神武?开国君王感燕王无道而起义,白手起家,以平民之身,历经十年灭燕建国;二世南拒强魏,使九州各国不敢轻视大宋,北击蛮人,夺得燕北马场,一手建立起燕云铁骑;三世虽在军事上无甚建树,但大力发展农商,使大宋不再贫苦,为后来的大宋南下奠定了基础;四世赵彻,自不必说,若能多活五年,想必九州已经一统。
而如今的宋王相较于其父,是典型的虎父犬子:不学无术,贪玩成性,不理朝政;军事一股脑交于陈奚,政事则全权托付于张彧。自己则要么与王妃高茗在宫中调情,要么与庞渝玩一些民间的游戏。
张彧将这一切都归咎于庞渝,原因很简单,先王死时,将儿子托付给庞渝,并让其拜庞渝为师。而那庞渝呢?作为王师,不教王上如何治理国家,只教王上玩乐。一教就是二十年,一开始是教,到了后来,两个人一起玩。还美其名曰:人生苦短,当及时行乐。
王上成了如今的九州之上的笑柄,庞渝便是罪魁祸首。如今天下人皆言:拜师不拜宋右相,生子不生赵轻玄。
得到宫女的回复,张彧轻声谢过后,迈步进入殿中。未及走近便看到有两个人正相对而坐,左面那个年纪轻轻,相貌英俊得很,身穿黑色华服,此时正以手托腮,皱眉苦思;右边的则满头华发,面目可憎,闭上双眼端坐在位置上,似在等待着什么。这二人,正是当今大宋君王赵轻玄与宋右相庞渝。
待张彧再走近些,就听得赵轻玄说道:“如今齐与雍战于蜀州,虽然齐军领军之人是那名将杨志勇,但雍国这些年也出了不少人物。”
庞渝点了点头,旋即睁开了双眼:“雍王李鸿徒,年纪轻轻便已是入势,且深谙兵法;军师小明,出自蜀州诸葛世家,善谋略,雍王对其言听计从;大将军龙离之子龙翱天,师承九州枪神李任,亦是入势高手。还有那猛将齐申,据言其可能已经摸到了宗师的门槛,啧啧…”
入势与宗师,俱是九州之上的武道境界。曾有武道宗师将练武一途分为五个阶段,又或是五重境界,从前至后依次是兵锐,虎威,入势,宗师以及最后的入圣。
听到赵轻玄及庞渝讨论的内容,张彧心中一颤。倒不是因那雍国如何人才鼎盛,而是他们那不学无数的宋王,竟关心起天下大事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