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官威(1/2)
霍云腾看着这行字,许久没有挪开视线。
十二岁,当年徐家出事时,徐书婷才十二岁。
一个十二岁的孩子,是怎么带着年仅两岁的弟弟一路赶往京城的?
他试着想了一下自己妹妹十二岁时的样子,想起的只有一脸傻笑,或是撒娇,或是发脾气,天真烂漫,每天最大的烦恼就是戴哪支簪子,穿哪套衣裙。
再想想他自己,十二岁时无非是不想念书,偷偷溜出去玩,为他爹不让他去葫芦关而置气。
那都是孩童时的烦恼,想在回想甚至根本算不上烦恼。
但对于十二岁的徐书婷而言,有些事却如烙印一般,刻在了他骨子里,不管过去多少年,他永远都不会忘记。
那日与曹岩见面时,霍云腾无法从他的叙述中想象年幼的徐陌青的样子,但现在看到这一行字,却莫名觉得似乎能看到些影子了。
十二岁以前的她,大概跟他妹妹一般,也是被家人捧在手心里长大的,天真烂漫。但在那场大火之后,在骤然失去三个至亲之后,她就回不去从前的模样了。
霍云腾虽不知道有关徐家过往的详情,但也能猜出个大概,让部下退了出去,自己慢慢翻看起他记录的这几十页的内容。
一开始他觉得长房二房的内容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不值得看,但现在每一行每一个字,都认认真真看了一遍,试图从字里行间推测出更完整的过往。
…………………………
京城的流言很快就传到了边关,记录在公文中送到了霍振邦的案前。
他和袁荆在蒲菖堰出事后已经第一时间派人调查过,知道堤坝被毁并非意外,而是人为,所以早猜到是吴文钧所为,也知道他定然会有进一步的动作。
只可惜大水一冲,能查到的证据太少了,并不足以追查到吴文钧身上,不能给他定罪。
但不管堤坝是怎么坏的,总归是要修缮,这其中的门道就太多了,一个不小心,就又会被吴文钧钻了空子,从中谋利。
如今朝廷能用的银钱本就不多,赵志出于谨慎,派个信得过的人来也很正常,两人并未多想。
那钦差来得很快,是边关将士最不喜欢的宦官。
但好在这宦官主要负责蒲菖堰修葺一事,并不会来葫芦关。
他们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依旧在葫芦关做自己的事,听闻那宦官邀请徐陌青前去一叙,也只当是赵志不放心他,想让自己的人亲眼看看他。
之前徐陌青从京城过来的路上,有很多人刺杀他。霍振邦怕这些人还没走,徐陌青若是离葫芦关远了可能会有危险,便让霍云腾带着一队人马同往。
蒲菖堰距离葫芦关有七八日的路程,走得慢的话要十天。霍云腾估摸着,按徐陌青那个赶路的速度,得奔着半个月去。
谁知徐陌青这次却像是有什么急事似的,路上没怎么停,第八天的时候就到了。
他在路上调侃道:“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要回京呢,这么归心似箭的。”
徐陌青没理他,坐在车中神色倦怠。
他不耐长途跋涉,这样快速且长时间赶路对他而言很耗费精神,此刻已是倦极了,不过在强撑着而已。
前些日子他也收到了京城的消息,知道了吴文钧散布谣言一事。
虽然早料到蒲菖堰决堤可能是人为,但听到这个消息,他还是很着急。
如今局势本就对赵志不利,这样的流言若是不能及时破除,对赵志的影响会进一步扩大。
徐陌青以为这宦官是赵志派来与他商议此事的,所以才会急着赶去见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