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莫生气(3/4)
匠户还自豪地告诉夏侯雙,建成的房子都同时建造了一处地灶和一处火塘,既能做饭,又能取暖。
这样的流水线工坊有五处,也就是说这个月就能安置一百五十家了,算上军营原来的住房和挖掘的窑洞,这个月下来,这些人基本都有温暖的地方过冬了。
夏侯雙惊叹不已,古舒文又拿出一个册子,说是这是蜀王叫交给夏侯雙的。
册子里面有土砖的烧制技法、地灶和火塘的建造办法。
几万人一汇合,元无极就在赵博南、袁鉴修、崔牧云的辅助下设置了临时负责机构,元无极称之为蜀王行辕,赵博南几人思量了一会,觉得还恰当,也就认可了这个新名词。
赵博南为蜀王相,自然任了行辕的总领,袁鉴修为副领,崔牧云当仁不让,成了一万多军队的总统领。
且将从长安带来的这三万多人不论原来的官爵,只以家族、官署、贵贱,编制成两千人一卫,再配以军队三百,共编成一十八卫,每卫设置文吏二十,校尉三名。
文吏设置卿老为尊,校尉设置将军为主,但一切事务,皆由卿老决断,将军为辅,若还有不能决断之事,再上报到蜀王行辕裁决。
赵博南召集了原官职在三品以上和各家族的族老召开了一个会议,宣布了关于成立蜀王行辕的事情,并许诺到蜀地以后,再重新按照原来的职位重新安排职事。
这才安抚了众人已有些波动的情绪。
元无极琢磨了好几天,写了一个册子,由担任行辕幕府书吏的古舒文、司马茂、司马晗等人立马撰录分发到每卫。
册子写明:粮草给养按人头每十天发放一次,由每卫统一领取,按士族、民户、贱户配发到各家各户。
每卫设处理卫所纠纷事宜的公廨一座,车辆、马匹统一由由专人管理,建立马厩、车棚、卫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