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新生意(2/2)
回去的路上,宋小鱼悄悄的问了田婶子关于杜清这孩子上学的事,田婶子小心的看了看四周,对着宋小鱼点了点头。
宋小鱼会意,这事成了。
“过了年十五,杜清就要去村长家的学堂念书了,这李村长啊真是个好人,那个什么书啥的,他送了清儿这孩子一本书,也没要钱,好像是叫什么三什么经。”田婶子压低声音说道。
是《三字经吧》。。
就希望杜清能抓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彻底改变他自己的命运吧。
一切就看以后了。
宋小鱼回到家中就钻进了灶屋,段惟一愣了一下也跟了进去,“小鱼你是想要吃什么吗,我给你做。”
“你会做汤圆吗?在北方这东西应该是叫元宵。”宋小鱼一边掀起瓦罐上的盖子,她记得家里好像是有一些糯米粉的。
“会做的,你想吃?你想吃我晚上给你做。”
“不是想吃,我是想到了一个做生意的点子,不过这个生意也做不了几天。”
“和上元节有关的?”
“是。”
宋小鱼也是今儿个在桃花寺吃汤圆的时候想到的点子,寺里做的素斋不是有一道炒胡萝不吗,她在夹胡萝卜丝的时候掉了几根在汤圆上,胡萝卜是橙黄色的,在把这几根胡萝卜丝夹起来后,她突然发现白白的汤圆上沾染上了一点橙黄色。
光做汤圆是没什么特别引人注目的地方,但做彩色汤圆就可以了啊。
像胡萝卜能染橙色、甜菜能染红色、菠菜能染绿色、茄子皮能染紫色,姜黄可以染姜黄色,光宋小鱼想到的这几种蔬菜,就可以染五种颜色了。
看看还能不能再想起来别的,如果想不起来的话也没关系啊,这五种已经挺多的了,而且各种颜色都有,他们可以做一个招牌五色汤圆!
宋小鱼把她的想法给段惟一说了,男人眼睛亮晶晶的看着她,笑着说道,“小鱼你真的好聪明啊。”
脑子里总是有一些新奇的点子,也不知道这些点子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宋小鱼有些无奈的耸了耸肩,真是受之有愧呀,她这哪算什么聪明啊,只是接触的东西比较多、眼界比较宽罢了。
不过不管怎么样,总算还是赶在上元节前找到了一条赚钱的路子,虽然这门生意也做不了几天,但估计也是能赚上几十两银子的。
这只是宋小鱼初步的估算,具体能赚多少还未可知。
“这门生意咱们俩一个人可吃不下来。”段惟一看着宋小鱼说道。
“我知道。”
他们两人只能在碧水镇上摆摊,碧山镇和碧石镇就顾不过来了。如果放弃的话会很可惜,干脆还是找村里人一起合作吧。
田婶子家肯定是要找的,剩下的一家她还没想好。
之前做对联生意的时候他们和村长、郑秀才还有另外两个婶子家都有合作,可是这个生意却要不了那么多人了。
都说生米恩斗米仇,宋小鱼也有些怕自己被埋怨。
虽然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的生意,自然是想给谁做就给谁做,但毕竟她和段惟一还是要在西山村生活下去的,一些人际关系还是要维持的。就像之前他们做对联生意的时候,也准备了一些对联和福字让各家各户过来领。这个是不收钱,免费送给他们的。
反正也不值多少钱,还不如卖村里人一个好。村里的住户不算多,他们每家送一副对联一张福字,这样也能堵住一些说闲话的人的嘴。不得不说,有些人的嘴是真的碎啊!
不过自从他们送了对联后,村里的人见到两人都热情多了,闲话少了许多,毕竟拿人手短嘛!
在这个时代,人如果想脱离身边的环境dú • lì生活,实在是不太可能啊。
她想了一会子也没想出来一个好点子,干脆就把这个问题抛给段惟一了。
反正最终肯定是要选出一家来的,如果少去了一个镇,就是浪费了一个市场啊!这个彩色汤圆的点子又不难,有心人只要想学琢磨折磨也就看出门道来了,估计都等不到明年,就会有人学了。
所以一定要在有限时间内抓住机会,争取把利益发挥到最大!
段惟一沉吟了一会,道,“我觉得咱们去问问村长吧,如果村长想做的话,就给村长做。”他是这样想的,把这个机会给谁都不如给村长好,这样一来其他人也不敢有什么怨念了,就算有怨念也只会藏在心里,不敢拿到明面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