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对联生意2(2/3)
段惟一笑着把碗递到宋小鱼跟前,“趁热吃吧,等之前蒸的粗面馍馍吃完后,我就用白面蒸,白面馍馍吃着更香。”
宋小鱼眼睛亮了亮,快到过年了,是该吃点好的呢,更何况他们现在马上就要有新的收入来源了,不该省的就不要省!吃好喝好才是最重要的嘛!
吃饱喝足后,宋小鱼把碗筷端去灶屋洗刷了,大铁锅里有热水,用热水刷碗不会冻着手,段惟一就没跟她抢。
等到把碗筷刷好,收进橱柜里,田婶子和邓氏也过来了。宋小鱼活动活动脖子和肩膀,下午的活儿要开始啦!
几人忙活了一下午,一直到天儿擦黑才停下来,宋小鱼透过窗子看了看外边的天色,已经开始上黑影了呢。
“婶子、嫂子,你们别忙活了,明天再做吧,天黑了,别把眼瞅坏了!”
宋小鱼边说边扯了扯段惟一的袖子,男人会意,也顺势放下了手中的毛笔。
看着段惟一老老实实的放下笔,宋小鱼才朝着田婶子说道,“等待会吃完饭,能不能让杜叔他们来一趟,我有事和他们商量。”
田婶子一愣,她还没说话,就听邓氏开口道,“是关于卖对联的事吗?”
她的反应还挺快的,宋小鱼只提了个话头,邓氏就猜到了。
宋小鱼点点头,“确实是的。”
“哎呦,这次又沾了你的光了,真是太不好意思了。”田婶子笑着说道。
“说什么沾光不沾光的,平日里婶子也经常照顾我呢。婶子你也看到了,我们俩实在是腾不出手去卖对联,要想做成这个生意,肯定是要雇人做的。而且只婶子一家可能也不太够,我还想麻烦婶子一件事,你看看村里边还有没有人能做这一活计,其他的也没啥要求,只要人品性子能说的过去,脸皮不薄就行。”
宋小鱼顿了顿又接着说道,“毕竟卖对联得需要吆喝,不张嘴可不行。”
炭盆里的炭已经燃了一整日了,时不时的还会发出“噼啪”、“噼啪”的声音,田婶子笑的见牙不见眼,“行,包在你婶子我身上了,保准给你办的漂漂亮亮的!”
“那到时候我找好了人,是先把人领过来吗?”
这个宋小鱼还没想好,她偏头看了段惟一一眼,段惟一对着她轻轻点了点头。
“那行,那就让他们一起过来吧。”宋小鱼说道。
等田婶子和邓氏走后,两人就卖对联的事又细细的商量了一会子。
“到时候找三拨人应该就够了吧?”
段惟一点点头,“差不多了,咱们镇一个,碧山镇一个,碧石镇一个。”
他边说边往瓷茶壶里放茶叶,放的茶叶是宋小鱼平常爱喝的那一种。
“你说咱们这对联卖多少钱一副比较好啊?十文怎么样?”
段惟一把手里的黑瓷碗递给宋小鱼,“刚倒的茶,你趁热喝了。”
“我觉得可以,现在镇上卖的对联也差不多是这个价钱,咱们这个式样的对联一出来,肯定不愁卖的。”
宋小鱼端起碗抿了一口热茶,“那就先这样定了吧。对了,咱们今天没写福字,现下天儿已经晚了,明日咱们写一些福字吧。这样还能配着对联一起卖。”
“可以。”段惟一点头。他沉吟了一会,“福字的话,就卖三文钱一张好了,然后还可以搞一个小优惠活动,比如五文钱两张,十文钱五张这样。”
不错啊!男人还挺有生意头脑的嘛!
“还可以买两幅对联就送一张福字,这样对联会更容易卖出去。”宋小鱼又想了一个小点子。
她把黑瓷碗里的茶喝的一滴不剩,“明天抽出一些时间来专门写福字吧。”
“好。”
两人用了晚饭没多久,家里的门就被敲响了。宋小鱼耳朵动了动,田婶子带着人来了呢!
等到段惟一把人给领进来,宋小鱼已经倒了四五碗热茶放在四方桌上了。
“快进屋来,屋里暖和些。”既是要一起做生意了,他们烧炭火这事也就没必要藏着掖着了。
东屋里一下子进来了六七个人,除了田婶子、杜叔和杜二哥外,屋里边还有四个半生不熟的面孔,这几个人她应该是见过的,只是却不太叫得出名字。
毕竟宋小鱼除了上地干活和上山捡柴禾外,几乎不怎么出门。
“叔、婶子,你们快坐下来喝碗热茶。”东屋里就摆了四个小凳子,宋小鱼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家里板凳比较少,招呼不周了。”
“这说的什么话啊,这么客气做啥。我听老田一直‘小鱼小鱼’的叫你,我年龄比你长,就也叫你小鱼了。小鱼,我听老田说你有活儿给我们做,原就是我们占了便宜的,你还那么客气。”
说话的这个大婶宋小鱼看着有些面熟,但却叫不出名字。
田婶子在一旁提醒道,“这是你季婶子,你也叫婶子就行。”
“季婶子。”
“这个你喊严婶子就好了。”田婶子指着旁边一位有些微胖的妇人说道。
“严婶子。”
互相认识了之后,宋小鱼偏过头看了段惟一一眼,段惟一会意,他把卖对联的注意事项都细细的和他们交代了一番,包括对联的价钱以及怎么吆喝等等。
三拨人,正好一个镇去一个。碧水镇自然是留给杜叔和杜二哥的,剩下的两个镇,宋小鱼让他们自己商量着选,她不掺和。
“现在我们来说说分成的问题吧,一副对联卖十文钱,每卖出一副,你们就能从中抽取一文钱的利润。”
十中取一,会算账的人已经在心里盘算开来了,这可比拿一成利润还要划算啊,毕竟按利润算还要刨除本钱,这样算的话是不需要把本钱算在里面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