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9、买炭火(4/4)
“哎,是你们啊!你们这段时间怎么不摆摊了,我之前问了那个卖粗茶的,她说你们不干了。”
宋小鱼起先还想不起他是谁,但他一开口,她就听出来了,这不是曹三吗?
他长得健壮,声音也很粗犷,听起来很有辨识度。
他穿着一件青色的棉袍子,正站在摊子前和摊主说着话。
“镇子上太多家卖肉夹馍的了,而且还有人开了店,想干也干不下去了。我们本也没打算长期做这个。”段惟一说道。
曹三听罢直接走到他们跟前作了个揖,“说来也有我的原因,当时我不分青红皂白的带着弟兄们闹上一场,肯定对你们的生意产生影响了吧。”
田婶子和杜若见他们好像认识,一直在说话,便没有走上前去。
现在是腊月初,早上的时候还飘了一场雨下来,不过现在已经停了。一阵风吹来,宋小鱼忍不住打了个寒噤,她裹了裹身上的粗布棉裙,笑道,“没有没有,我们本来就没打算干多长时间,那件事也没对我们的生意产生啥影响。本来就干不下去了,镇上太多卖肉夹馍的了。”
“说起这个,我总觉得对不住你们。镇上那家肉夹馍店你们应该知道吧,那家店是我一个兄弟开的,我也是后来才知道的,真是对不住对不住。”
竟然还有这样巧的事?段惟一冲曹三一拱手,“曹兄,其实有没有那家店,对我们的影响有不大,我们二人本就没打算干长久,这门生意易学,谁都能做,而且我们也才来碧水镇,没什么根基,所以一早就预料到了这种情况的。”
“况且那铺子也不是曹兄你开的,千万不要说对不住,我们真的是受之有愧。”
曹三一笑,摆了摆手道,“话不能这么说,这事总也还是有我的原因在的。我曹三从不亏钱别人,这样吧,你们那以后有什么事可以去码头那里找我,如果有想做的小生意什么的,我能帮的绝对会帮的。就当我欠你们一个人情。”
看着两人身上背着的竹筐,他道,“对了,你们是来买炭火吗的对吗?”
说完他又冲着一旁卖炭的摊主道,“王二,你给他们装些碳,多装一些,银钱的话我到时候结给你。”
那个叫王二的人脸一板,道,“曹哥,你还跟弟弟我客气什么,你之前帮了我多少啊,做弟弟的一直也没能回报什么,来来来,把你们的筐拿过来,我给你们装,绝对不收你们一个铜板。”
宋小鱼面色复杂了一瞬,说实话之前收那五两银子都有些多了,这怎么还免费给他们送炭火,实在是太不好意思了。
还是别了吧,虽然曹三有钱,但总不能一直占他的便宜,她受之有愧啊!
“不用不用,真的不用,我们自己付银钱买就行了,当时的事你已经给过我们银子,说真的五两银子都给多了。”
段惟一也没同意,“曹兄,之前的事已经翻篇了,咱们就当做什么也没发生就行了,真的不能再占你的便宜了,该多少银子就多少银子,你若是不让我们付钱,那我们就去别处买了。”
曹三面上有些不高兴,“你们啊,真是。。。。。。”他叹了口气,“行吧行吧,那我也不勉强了,你们以后有啥困难一定要去码头找我啊,就报‘曹三’就行。”
他说完又低着头对王二说了些什么,王二会意,冲着他点了点头。
最终宋小鱼他们还是占了曹三的便宜,虽说是该多少银子就给多少银子,但王二最后给他们算银子的时候,生生给他们便宜了一大半下去。
那时候炭火都已经装在竹筐里了,两人也不好再给倒出来。
他们又不是不知道价,之前都是一路走一路问价的,这么些炭火在别的摊子都得花一两银子,但王二才收了他们不到四百文,最后走的时候还在他们的竹筐里塞了些品质好的碳,而且还送了个炭盆。
宋小鱼和段惟一怎么推都推不掉。
而且王二不光给他们便宜了,就连田婶子也跟着沾了光。田婶子买的炭没有他们多,她只买了一竹筐的碳,王二也只收了她二百文钱。
炭火可是很贵的啊,特别是在这个时候,天儿一冷,炭的价钱就上来了。
除了家里有些余钱的,寻常农家谁敢这些大手大脚的花钱买炭火?也就是他们今年挣了些银子,才想着花些银钱好好过个冬。
其实在彭郡这里,如果不过不买炭火也不是过不下去,熬一熬这个冬天也就过去了,只是滋味肯定不怎么好受罢了。
“小鱼,你们和刚才那两个人认识?”田婶子身上背着竹筐,神情还有些恍惚。
不声不响的就帮她省了一半的银钱呢,这手笔还真的不小。
“算是认识吧。”宋小鱼把之前发生的事大概与她说了说,田婶子听罢朝一旁呸了呸,“什么玩意,这罗氏真不是个好东西。说来村长当时就做的不错,就该把罗氏做的那些事都说给村里人听听,就这种人,她既然敢做这些事,就不要怕自己的名声变坏。”
自从那件事之后,罗氏在西山村的名声已经差到家了,而且不仅仅是在西山村,她的臭名声都传到隔壁的几个村了。
“人家都说咱们北地的人心里藏奸,都是一肚子坏水,都是这罗氏做出来的孽。就应该让村长把她给逐出村去!”西山村周围的几个村子住的都是本地人,也不能说一个北地的都没有,一个村子里有那么几户吧,不多。
“把咱们北地的名声都给败坏了。”
宋小鱼听了后微微摇摇头,“这些话婶子不用放在心上,这是有心人想要挑事呢,你没见村长都没管吗,没必要陪着他们在那里上蹿下跳。”
田婶子点点头,“是这个理,咱们北地的人到底怎么样,也不是靠他们那一张嘴说出来的。”
“婶子能这样想就很好。”
买好了炭火,已经差不多都晌午了,几个人都已经饿得饥肠辘辘了,杜若缠着田婶子说要去旁边的馄饨店里喝馄饨,田婶子有些不同意,“咱出门前都带了干粮的,没得多花那几文钱。”
杜若不依,“娘,不就那几文钱吗,也不贵。”
田婶子气的用手指点了点她的额头,“还就几文钱?你知不知道挣钱有多难,咱家的银钱也都是一文钱一文钱攒起来的,你以为容易?”
田婶子是真觉得自家闺女越来越不懂事了,不过因着现在是在街上,她也没太说她,“行吧,我给你五文钱,你去吧,我在外面等你。”
杜若接过铜板兴冲冲的就朝馄饨店跑去,田婶子则从怀里掏出粗面饼子啃起来。她的腰间还挂着一个水葫芦,她一边吃一边喝着水,要不然这干硬的饼子也咽不下去。
宋小鱼有些看不下去了,段惟一也扯了扯她的袖子,让她过去看一看。
她看看田婶子,转过头对男人说道,“你去那个小店要个三碗馄饨,我待会就过去。”
“好。”段惟一了然,他复又看了宋小鱼一眼,便转身去了。
宋小鱼走过去拉着田婶子的胳膊道,“婶子,陪我去店里吧,你也累了一上午了,只啃这粗面饼子怎么能成。”
田婶子把口中的粗面饼子咽下去,“小鱼,你自己去吧,婶子我吃这些都吃惯了的,以前逃荒的时候更是什么都吃过。我又不像你们这些年纪小的,容易嘴馋。”
“不是嘴馋不嘴馋的事,你为这个家整日操劳,难道连喝一碗馄饨都不行?我已经让段惟一去点了,今天我请婶子喝。”宋小鱼一边说一边拉着田婶子朝前走。
作者有话要说:等了一个月的汉服终于到啦,明天还有一套要到,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