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念书(3/3)
宋小鱼点点头,是这个理,有了银钱就对自己和家人好一点啊。
段惟一已经把门打开了,推开木门,发出刺耳的“吱呀”声,“婶子咱进去说。”
宋小鱼把田婶子领进了堂屋,招呼她坐下,又给她倒了一碗茶水。
田婶子直接端了碗一口闷了,喝完她笑着道,“刚从镇上回来没多久,连口水都没来得及喝呢,看着你们家有动静了就赶紧把红枣糕给你送来。”
“这是今天刚出炉的,虽然已经不热了,但还是当天吃完口感比较好。”
“是啊,当天吃比较新鲜。”宋小鱼又倒了两黑瓷碗茶水,一碗自己喝,一碗递给了段惟一。
宋小鱼和田婶子说话的时候,段惟一都是不怎么掺和的,他直接端起茶水进了西屋。
“婶子,你们那生意做的怎么样了?”
“之前好,现在不太好了,我们明天就不打算去了,镇上有好几家卖肉夹馍的了,再去也挣不了多少钱了。”田婶子笑,“现在挣的已经不少了呢,卖了差不多有一个月,挣了十三两银子,等我晚上的时候来给你送银子来。”
之前说好了给小鱼二成利呢。
宋小鱼抿了口茶没说话,她总觉得这钱收的有些亏心,这肉夹馍的生意也不是他们独家的,她充其量也只是给田婶子他们出了个主意罢了。
只不过这银钱是一早就说好了呢,田婶子是个实诚人,宋小鱼不收她心里肯定不得劲,还是先收下吧。
“对了,这几天太忙,也没来你家找你说话。你们的生意做的怎么样了啊?”
“我们就干到了昨天,卖肉夹馍的越来越多,而且镇上竟然还开了一家肉夹馍店,这真的竞争不过的。”
宋小鱼掰了一块红枣糕吃进嘴里,口感软糯糯的,吃到嘴里又香又甜,她自来了这,这还是第一次吃红枣糕呢。
唇舌上都是红枣糕的甜香味,宋小鱼忍不住又掰了一小块吃了。太香了,她总是忍不住很快就咽下去,吃之前想的好好的,想着让糕点在口腔中多待一段时间,也能使那香甜的味道慢一点消失。
但每次都撑不过三秒。
宋小鱼掰了一块递给田婶子,田婶子没要,“你还能做什么吗?家里都有,买了不少呢。几块你和你男人分了吃了吧。”
“对了,你们不是就干到昨天吗,怎么见你刚刚从外面回来,这是又出门了?”
“刚刚没说完,我们今儿个去了趟碧石镇,想着再去那里卖一段时间的手抓饼,这不是买了一堆肉、菜嘛!”
宋小鱼边吃边道,“就是碧石镇有些远。”
田婶子脸上带着笑,她拍了拍大腿,“哎,远点怕什么,只要能挣到钱苦点累点没啥的,小鱼你就是脑子活泛,总能找到赚钱的法子。我就不行,转的慢。”
“去是肯定会去的,碧石镇还算好的,我们早出发半个多时辰也就行了。就是除了碧石镇和碧山镇,其他的镇子都离得太远了,要不然婶子你也能多干一段时间。”
“这段时间挣的银子已经很多了,咱们农家人也没那么多花银子的地方,这些就够很长一段时间的花用了。”
堂屋里的门开着,外面的风吹进来,还挺凉快的。宋小鱼点点头,她刚想伸手去拿红枣糕,就发现瓷盆里已经快空了。
坏了,她好像吃的有点多了,田婶子给他们送了大多有七八个红枣糕,现在被她吃的就剩下两个了。
不行,不能再吃了,段惟一还一个都没尝呢!
等明儿个他们去碧石镇,也买一些回来吧,这糕点虽然不便宜,但偶尔吃一次也没什么的。
“对了婶子,村长不是办了个私塾吗,你有没有想着把你孙子送过去读几年书?”
“念书?”田婶子拍了拍大腿,“小鱼你可真敢想,咱们农家人哪个敢想读书的事啊?”
宋小鱼是真的挺喜欢杜清这孩子的,早慧,又懂事。而且看起来也是个读书的好苗子。
“就是送过去识几个字,一年也要不了太多银钱,几百文就尽够了。村长收的不贵的。”
“你看你们现在也挣了一些银子了,从中抽出一点来送他去识几个字呗。多认几个字,以后出了村子,在镇上也能找个活儿做,总好过在地里面刨食吧。”
顿了顿,她又接着说道,“婶子你也看到了,咱种地才能挣几个钱?这才做了一个月的生意,就挣了不少的银子,你也不想让祖祖辈辈都在地里刨食吧。”
“况且杜清这孩子也是个聪慧的,去村里的学堂读上几年书,估计就能在镇上找个体面的活计。这几年也花不了多少银钱的。”
宋小鱼这样说也是无奈之举,想让一个不富裕的普通农家去供一个小村童走上科举之路,这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何况这个孩子还失了父母。
她是真觉得杜清是个好苗子,之前她和段惟一私下里也聊过,段惟一对杜清的评价有四个字,“聪慧,通透。”
根本不像是一个普通的农家孩童。
其实她能做的也不多,只是想着尽可能去帮杜清一把,如果她不提读书的事情,可能杜家人永远都不会想到这一点。
田婶子刚开始还有些不以为意,但面色却渐渐变得郑重起来,谁不想改换门庭呢,谁又想让子子孙孙都在地里头刨食呢,不甘心呢!
她一直都知道清儿这孩子很聪慧,但却也没动过让他念书的想法。
念书这个词,对他们农家人来说实在是太过遥远,也太过沉重了。
“让我再想一想吧。”田婶子闭了闭眼,从唇间溢出一声长叹。
作者有话要说: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