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第 58 章(3/3)
此时不战也得战。
不管是拿笔的手,还是拿锄头的手,拿大勺的手,不管是弹琴的指,还是抚琴的指,到现在统统得拿起刀剑,面向敌人。
不然,到城门被破之时,便是城内血流成河之时。
这个国家的王上也想过投降以保百姓,他不算铁腕君主,但却是一位仁慈的君主。
在这种情况下,他最先考虑的还是国民的安全,为了保住他的国民他选择妥协,派出使臣与他们谈判。
可是,就算他无对战之意,敌军也不打算留他们性命。
他次次派出去谈判的使臣都是有去无回。
且,翌日,他们便能看到在敌军的旌旗上悬挂着他们的头颅,整齐排成一列。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对一个国家而言是莫大的耻辱。
这也刺破他们所有的幻想。
怎样都是死,现在拼命一战,还能寻得些生存的机会。
于是,城内所有成年男性,除去老弱病残,皆是穿起了盔甲,拿起了刀剑,披甲上阵。
他们决定战斗。
城外敌军兵力大概五万,他们举国之力,到最后能凑到的兵力约有十万。
虽然他们在数量上暂且占了优势,但城外是五万骑兵精锐,而他们城内却是十万从未上过战场拿过刀剑的平民百姓。
苏叶所附身的白骨便是其中一人。
他的名字叫阳绥。
他本是一位饱读诗书的世家公子,爱好文墨,礼、乐、射、御、书、数,这儒家六艺他虽皆有涉及,但论刀剑武力,他却实在是不精。
但又有什么办法呢?他若不能战,还有谁能战呢?
难道让老弱妇孺上吗?
这绝对不可能。
这是他的国,也是他的家,城内有他心悦已久的未婚妻,有他的父母,有他的朋友。
是以,他上了战场,很多和他一样的普通百姓都上了战场。
这个国家从未经历战火,国内甚至没有一位可以镇国的大将军,军队的排兵布阵他们也都是在纸上谈兵,没有实战经验。
但事到如今,他们又能如何?
城外鼓声喧嚣,叫声沸腾,那被撞击城门发出的“吱呀”声愈沉重,像极了垂死之人的一声声悲鸣。
纵使是死,也得死得豪迈些,为了保家卫国而死,他们认了。
城门开了。
“冲啊------!杀光他们!杀光他们!这是我们的家园!谁都不能夺走!”
伴随着冲天的喊杀声,身穿盔甲,手拿刀剑的十万人冲了出去。
面对在战场厮杀的敌军,他们没有丝毫的退缩。
如何能退?怎么退?城内还有他们的家人,他们的孩子,他们的妻子,他们的父亲母亲。
他们只能向前,虽手脚笨拙,但心怀赤忱,满腔热血。
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不,应该说是所有人,今日都是第一次面对这样的杀戮。
刀光剑影中血肉横飞,地上的鲜血将那一方天空映得鲜红夺目,热烈非常。
在这场战争中,很多人成为了别人刀下的亡魂,被断手断脚,甚至于有些……连头颅都被割了下来,睁大双眼,无法瞑目,死不瞑目。
阳绥置身其中满目苍凉,但他并未如他先前想象那般生出怯懦之心。
手握刀剑站在城门之前,身后背着他的国家,家人,爱人,他心中生出了无限的勇气,也生出了骇人的杀意。
他也杀了很多人,鲜血洒在他脸上,眉上,睫毛上,使他两眼模糊。
而这鲜血的味道,人体烧焦的味道掺杂在一起,令他头晕目眩。
他不想shā • rén,但他却停不下这杀戮,甚至于他还因尝到敌人的鲜血而愈加兴奋。
他想杀更多的人,他想杀光他们,喝光他们的血,将他们剥皮抽骨,去喂野狗。
阳绥想赢下这场战争,他们都想赢下这场战争。
但是到最后,并没有奇迹发生。
人数上的优势并未让他们取得胜利。
他们全都死了,全军覆没,十万人都被杀光了。
而这还不算结局。
敌军攻入城内,屠了城,还杀了他们的家人,彻底占领了这座城池。
阳绥倒在血泊之中,微弱地喘着气,他颤抖地抬起手,撑着最后一丝力气睁开了眼睛。
他想最后看一眼这座城,看一眼他的未婚妻,看一眼他的父母。
但最后映入他眼的却是敌军屠杀全城的场景。
阳绥含恨而死,眼泪滚落滴在了血里,凝结成骇人的杀意。
十万人死于此处,十万人恨意滔天,仇恨不绝。
在沧海桑田里,在这经年累月里,这恨意越积越深,他们无法放下,致使他们死后无□□回,没有往生,化成了厉鬼。
十万厉鬼,足以摧毁一座城池。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阅读~虽然渣作者已经很凉了,但我会好好完结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