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平安镇(3/3)
买方,自然不喜这种方式。
卖丹的本都是不入流的散修,又或是隐藏其中的野修,根本不敢提价,他们花费很少的代价即可获得大宗门才能享有的高阶丹药,何乐而不为呢。
方才争执的双方并不是出不起价,而是都想用最低的价格,获得最大的好处。
这种事,从集市出现后,就有了。
对此,侯德胜心知肚明,只不过今天让他捞着了机会。
一旦采取拍卖模式,价高者得,受益的是卖家、侯德胜他们和丹阳宗,唯一吃亏的就是买方。
因此,那些长期浪迹此处,甚或是扎根此处谋生的人自是大力赞同的。
在他们看来,这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公平。
对他们来讲,公平就是便宜,天大的便宜。
有便宜不占是王八蛋!
所以侯德胜的这个主意,拥护者全面超过了反对者,三比一,碾压。
俗话说,强龙不压地头蛇,买家不爽又能怎样呢。
第二日,这枚中品伐髓丹,就被一名不愿透露身份的男子,以三十二枚下品水属性晶币的高价拍走,充当临时拍卖行的客栈分到了两枚晶币,喜的老板疯了一样又哭又笑。
余下的三十枚,侯德胜拿出三枚留待上交给丹阳宗,他自己则抽了一枚半作为管理费,公开、透明,一时间倒赢得不少人的支持。
这枚中品伐髓丹的事虽然结了,可引起的连带效应却才刚刚开始。
十日后,丹阳山脚出现了第一家拍卖行,名叫“平安拍卖行”,背后的主人就是侯德胜。
这家拍卖行一出现,就有了套相对完整的规章制度,不得不叫人叹服。
紧接着,先后又有三家拍卖行成立,至此四足并立瓜分了这片市场,再也容不下第五家了。
这还不算,没多久,这里就成立了一支执法队伍,掌控着还是侯德胜。
制服上的标志,是一条横跨天际的闪电,狰狞的劈在一只三足六耳的丹炉上,炉中赫然是一枚已成了型的绝丹!
寓意不言自明。
任谁见到这种标志,都清楚这是忠于丹阳宗的力量,代表的是丹阳宗的意志。
这对那些远道而来,有求于丹阳宗的人来说,就是最大的威慑。
有了这股力量守卫,那些‘包打听’、‘百晓生’之类等需要后台的职业,自然应运而生,为远道而来的客人提供各种或明或暗的服务。
当然,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打打杀杀不能解决的问题,自然就换成了男人喜欢的方式来解决。
男人三大爱好,喝酒、dǔ • bó、逛窑子,这里一样不少。
这些,都如春笋一般,在一场雨后全都有了,像是早就存在,只不过一直蒙尘到现在才被雨水冲刷了出来。
由于此处独特的规矩,渐渐也成了各类身份不明之人的栖身地。
有的人有身份,有的人没身份。
有的是凡人,有的,不是凡人。
但有一点,凡来此之人,都得规规矩矩的照章办事。
这里不问出处,不问来处,也不问去处,只问当下,只问规矩。
奇异的是,也不知是舍不得,还是不敢破坏这里的规矩,侯德胜就曾见到过不止一起前脚逃难至此,后脚追兵就至的戏码。
但无一例外的是,那些追兵不论身世背景如何,不论实力强大与否,最终都老实的收起兵刃,要么扭头就走,要么像普通人一样,怀着好奇心四处闲逛,就是没动手。
这无疑给了侯德胜莫大的底气,骚包的给集市起了个土掉渣的名字,“平安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