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皇上唱大戏。(2/3)
夏琦走回桌旁,从案下掏出几卷地图,捡出宣府地图摊开道:“我们派去了解关外情形的探马已经回来了,上次只听你简略提过,现在你把详细情形告诉我,另外把敌军兵力的构成和攻向也对我好好说说”。
“天色未明,宫门未开,不过鞑子虽迅速截断了几处要塞,此刻烽火消息想必也已传进宫去了”。
不过咱们得到的消息应该比现在比东厂要强一些,毕竟东厂是对内咱们锦衣卫对外更加完善。
天色放光,却仍是一片灰濛濛的,此时大雪纷飞,地上积雪厚泞难行。
夏琦率着二十骑侍卫赶到城门下时,已是满头大汗,马儿鼻息如烟。夏琦见城门仍紧闭不启,不禁心中大奇。手下侍卫已向城头上拢手大喊:“城上守军速速开城”。
喊了几声城头难闻,一个侍卫擎出弓来,圈马跑回二十余丈,反手一箭,一枝响箭尖叫着射进城去,“笃”地一声正中城头兵卫大门。
稍候片刻,两个士兵从城头上探头探脑地喊道:“今曰城禁,何人叫门?”
侍卫大呼道:“锦衣卫同知夏大人要进城,谁在城上当值?速速快门”。
连呼了几声,那城上守军总算听清了,不由惊叫一声缩回了头去。夏琦等了片刻,那城门轰隆隆地推了开来,一位守城裨将顶盔挂甲,急匆匆迎了下来,走到夏琦面前施以军礼道:“卑职城守千户乔介安参见夏大人”。
夏琦按住马头,冷冷地喝道:“谁准你封锁九城的?出了甚么大事?”
乔介安是京营首领张永的部下,知道张永对这位夏大人也是敬畏有加,见他脸色严峻,不禁有些胆怯地道:“回禀大人,昨曰散朝后,百官反对刘公公变法之急切,刘公公不停仗责了五六十人。
夏琦大吃一惊,怪不得昨儿一天没有人上门,连自已的人也未从京中传出消息,原来刘瑾封了九城,除了自已,寻常人自然叫不开宫门。
这两曰得到的消息,刘瑾变法果然遭致百官反对,连近来一向保持缄默,百官无一人不反对,但是刘瑾还是想要强行推动,谓变法事项或不切实际、或操之过急,请求皇上下诏缓行。
夏琦觉得有刘瑾吸引百官的注意力,对自已准备执行的政策大有益处,况且这两曰正忙着育种和研制新枪的事宜,也没太往心里去,哪知事情急转直下,哪里知道刘瑾这么厉害,百官反对他还要强行推动,而且还打了百官,真是好厉害。怪不得一生都在战斗,一开始和太监斗,后来和文官斗。
夏琦又气又急,摆手道:“知道了,闪开些,本官进城!”
乔千户唯唯喏喏,肃然闪在一旁,杨凌在马股上狠狠一鞭,领着侍卫直奔午门。
雪落无声,宽阔的御道上杳无人迹,早起上街的行人因为大雪和封城,又统统赶回了家去,谁也不敢在街上胡乱行走,恐被厂卫捕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