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我大名者杀无赦。(3/4)
我的印象是这个道理,看来这个小子也不是一无是处啊,讲起打仗来还是头头是道的,最近他和正德皇帝两个人聊得很嗨,一个皇上一个大臣竟然在打仗这方面真是兴趣这么大,难道又要开战了吗?这是文官最不喜欢看到的是一是劳民,二是伤财,三是武官,一旦打仗无关的地位就会大大提高,这是他们最不愿意看到的,自古文武不两立。
一般来说只有建国初期武官的实力才会得到大大的提升到了后期就是文官的天下来,因为常年不会发生战争,一些战争也只是小小规模的战争,体现不出武将的实力,所以后世还是文官比较吃香的,但是战争一看又是武官的天下了,在战场上或多军功封到绝封的侯,很容易的。
夏琦听旨朕先封你为忠义伯众人听到大吃一惊,没想到小皇帝竟然来?竟然要封爵位这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获得的,只有对国家有贡献的人才能获得,是能往下传承的,这才是什么样的功劳,怎么能分封伯呢?不可不可众人连忙反对,连夏春秋都不敢相信,只是赢了一场小小的比赛,竟然会升到封侯封爵的位置上。
他都不敢接受,自己接受了岂不被整个朝廷所敌视。这件文武百官都反对自己,他一时也下不来台,众人都僵持在那。在这时李东阳想了个办法,在刘健和正德的耳边嘀咕了一番好,就按李师傅这么办。
他也是没有办法,再不按这种办法,他下不来台,众人也下不来台,在大臣中嘀咕了一番,众人也接受了这个皇帝荒唐决定就是给他封给他一个爵位,但是他的后代不能继承。原来大明封爵有世袭、军功、恩泽、外戚这几种情形,夏琦便属于恩泽了。方才李东阳大声喊出授夏琦不世忠义伯,赐诰书,那就是告诉大家,夏琦授的不是世袭爵禄,而且只赐诰书、不赐券书,不过就是加了个好听的爵号,多了几担俸禄,为这个可犯不着跟皇帝作对,故此反对的声音大为减弱。
众人也知道在这种场合和自己的皇上弄下去,可是没有好下场的便接受了这个决定,反正没什么实权,而且又不能继承,只是好听罢了还是酸酸的看着他的目光好像看不是的,大奸臣好像明朝的落败全是由他带来的,那眼光好像要杀了他似的。
这让他冤枉不已,又不是自己想要爵位的,又关自己什么事,好像自己做了什么天怒人怨的事一样,自己简直比窦娥还冤了。
其实这些人大多也是羡慕嫉妒恨,想想他小小年纪20多一点,掌管着锦衣卫,神机营还封了爵,自己五六十了,在官场上沉沉浮浮二三十年,还是个小小的官员,别说绝了毛儿都没见一根,哪能服气啊。我就是仗着皇上的宠爱和先皇的信任嘛,只会拍马屁,别的没有什么能耐,酸的哟,简直直冒酸水儿呀。
幸好谢迁在这,否则又闹翻了天了,那个暴脾气眼里揉不得沙子,又向来看不起武官,是最愤青的一个了。
虽然本事不小,但是格局不大。
散场之后百官都退了下去,只有夏琦跟着朱厚照去了后堂,他相信皇上还有话要对他说,因为刚才对他使了一个眼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