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功则成仁。(1/2)
在这城楼上,旗纛列列,早已修葺了一新,靠着女墙后头,已摆了桌案、椅子,朱佑樘坐在椅上,透过女墙便可看到瓮城,瓮城下的空地上已经清扫过了,一览无余地显露在朱厚照的眼前。
瓮城的城楼也是一排排的禁卫伫立不动,肃穆至极。
紧接着,一些重臣和藩国的使节也上了城楼,能伴驾在光听天子的身边都是天子重臣,有一定身份的人。
其余的城楼,百官们纷纷按着官阶的大小坐下。
此时神机营和瓦刺的帐前卫还未抵达,朱厚照大喊一声:“传帐前卫和神机营。”
“传……帐前卫、神机营……”
太监们嘶声的唱喏……
紧接着,拿了传命旗牌的禁卫,立即翻身上马,飞快地传令去了……
朱厚照高高地坐在城楼上,边上的太监怕这儿风大,悄悄移近些,道:“陛下,只怕还要再等些时候,这儿冷飕飕的,风又大,不如先歇一歇?”
朱厚照听到这话,站起身来说道,哼,我恨不得下去给他们打战三百回合,就这点风能奈我何?
八百神机营已经整装待发,大清早的阳光格外的刺目。背着阳光,在教头的命令之下,所有人最后一次检查了行装。
火铳、带药袋子、小铁球,每人的后背还背了一个箩筐,箩筐里头的东西看上去颇为沉重,不过经过长时间的训练,如今都有了几分彪悍,背着十几斤重的火铳,穿戴着二十多斤的重甲长跑也不在话下,这箩筐虽沉,却还吃得消。
旌旗打了起来,夏春秋穿戴着重重的铠甲坐在骏马上,目光在队列中逡巡了一下,随即放声道:“正统十四年……也是在这个时候,那时也是深秋时节,瓦刺入寇,直入宣府等地,围京师,shā • rén盈野,京畿之侧,血流成河,妻子们没了丈夫,儿子们没了父母,这是为何?这是瓦刺人欺我大明没有忠勇之士,只敢驻守于城关,以至他们肆无忌惮,一旦破关,便可长驱直入,如入无人!”
“此后,正统二年,瓦刺人复袭大同等地,掠财货无数;景泰六年,瓦刺人攻太原,成化三年、五年、六年,瓦刺人屡屡南下,奸杀掳掠,穷凶极恶。当今圣上登极,瓦刺袭扰边关不下五次,朝廷屡屡反击,却不能伤其筋骨,何也?这是现今我大明朝没有了太祖、文皇帝时的锐气,国家承平日久,刀枪入库,本官今日要问,当今世上就真的没有忠勇之士了吗?”
“不对,大明子民何止千兆,万兆之民,岂会没有男儿丈夫,依本官之见,只是天下间的丈夫报国无门而已。尔等揭示我朝中勇之事,时军之路,中军之事,保家卫国乃是军人你所应当的责任今日不再赘言,今日,诸位忠君报国,报这国仇家恨的时候到了。张开眼看看,当今皇上就在那瓮城的城楼,为尔等助威,天下的百姓,都在听候你们凯旋的消息。
夏春秋眺望了远方的正阳门一眼,随即振臂一挥,喝道:“出发!”
最先抵达瓮城的,不是神机营,反而是瓦刺的帐前卫,哒哒的马蹄声自城外传出,这些人本就在京郊扎营,所以直接从瓮城城门进来,一千铁骑宛如旋风一般,矫健的瓦刺骑士随着战马的起伏而在马上上下起伏,精湛的骑术比方才随驾的大明骁骑更多了几分杀气。
门洞里,一队队的瓦刺人呼啸进入瓮城,带队的则是瓦刺人使节庆格尔泰。
在瓦刺人的习性里,无论是文官还是使节,其实都是部族的首领,一到战时,便可召集自己的族人作战。因此,庆格尔泰名为使节,其实却是瓦刺为数不多的悍将,今日他穿着一身牛皮甲,头戴羽帽,长辫披在脑后,钢针一般的络腮胡子令他本就菱角分明的脸上更显几分不可一世的气概,庆格尔泰的嘴角明显地露着残忍而骄傲的笑容。
在他的心里,只信奉着一个道理,成吉思汗的子孙只要骑在了马上,就是永远不败的。今日他面对的只是一群ru臭未干的小子,一群南人,一群如小鸡一样一下子就可以提起来的南人。
今日借着这个机会,正好给这些南蛮子们一点颜色,让瓦刺的国威通过这些前来朝见的使节们传遍天下。
庆格尔泰确实有骄傲的本钱,他这一次带来的人都是瓦刺最精锐的勇士之一,在瓦刺国享有极大的声誉,就是鞑靼和朵颜三卫见到了如风一般的帐前卫都不得不退避三舍。这些南人就是再如何厉害,又怎么可能是他们的对手?
却没有让帐前卫操练,因为在他看来,堂堂瓦刺的精锐,此时临时抱佛脚,就算是赢了,那也是胜之不武,他就是要让所有人看看,瓦刺人杀这些南人就像杀鸡一样,根本不必提前做什么准备。
这瓮城,庆格尔泰是第一次来,瓮城虽大,可是对这些精锐的骑兵来说,却还是显得有点小,有一种施展不开的局促感。
庆格尔泰身后的一个瓦刺军将打量了这瓮城,忍不住勒马上前,用蒙语道:“大人,这里对我们不利,你看,这里地方太狭小了一些。”
庆格尔泰是久经沙场的老将,四顾了一下,随即了然,这里方圆不过数里,很难让骑兵展开来,而且帐前卫最擅长迂回攻击侧翼,不过在这里,只怕是施展不开了,骑兵与步军对阵,地形也很重要,尤其是迂回包抄的战法,可谓骑兵横扫步兵屡试不爽的办法。现在既然不能从侧翼包抄,这就意味着,帐前卫的战斗力会大打折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