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危受命尽显我大明风骨(1/2)
想要从外宫进内阁,就必须经过一处不显眼的门房,这门有些低矮,甚至因为有了些年头也多年没有修葺,虽说这紫禁城修葺了一遍又一遍,偏偏这内阁这边,却总是个例外,从门口这边,飞快跑进来一个书吏,这书吏看服色就是通政司那边的,所谓通政司,就是掌收受、检查内外奏章和申诉文书的机构,里头的官吏,配有出入宫禁的腰牌,专门在司礼监、内阁和六部之间走动,交通消息。
这书吏脚步匆匆,一脸的惶恐,飞快进了内阁,随即直入内阁值房,一边撩着袍裙登上值房前的台阶,一边大呼:“不好了……不好了………”
在内阁里这样喧哗,并不多见,书吏飞快进了值房,纳头便拜,道:“回禀诸位大学士,出大事了……”
听到这动静,三个俯首在案牍后的大学士纷纷抬眸。
刘健最不喜欢的就是那种一惊一乍,遇事就慌乱的人,所以脸色一下子拉了下来。
李东阳倒是气定神闲,不过眼眸中分明掠过了一丝惊愕,这个时候,会出什么大事,这书吏平时也是个顶知趣的人,进出内阁时都是蹑手蹑脚,怎么今日情绪这般激动?李东阳眯起眼睛,心里不由的想:“莫非是顺天府的那位,已经不甘寂寞了?”
谢迁性子急,已是拍案而起,大喝道:“嚎丧吗?这里是什么地方,岂容你这样喧哗,天还没塌下来,就算真塌下来,那也自会有人去顶!”
书吏的额头上已是冷汗淋漓,顾不得解释,连忙道:“鸿胪寺那边传来消息,说是陛下……”
“陛下……”
在座的三人顿时也有些慌了,当今皇上可和别的皇上不一样,比较爱胡闹,不会是跑去shā • rén了吧,这可不是,
“快说,陛下了什么?”谢迁吓得脸都白了,方才还骂这书吏不懂规矩,现在连自己也不太懂规矩起来。
“陛下命人去了鸿胪寺,给瓦刺国国使递交了战书,言明十日之后,与瓦刺国列阵对战,瓦刺国使据说已经放出了风声,愿意应战,还说,还说要将皇上打的满地找牙……”
书吏的声音越来越微弱,不禁偷偷看了三个大学士一眼,只见三个大学士俱都是脸色苍白,尤其是刘健,转瞬之间,两鬓竟是多了几分白发,那红润的脸色一下子变得苍老了许多。书吏再不敢说话,连忙住了口,跪在这堂下,大气不敢出。
刘健这下子真的是呆住了,身躯都不禁颤抖起来,嘴唇子还在打着哆嗦,双手撑在案牍上,勉强让自己没有一头栽倒下去,好不容易回了点神,才问:“此事当真吗?”
“鸿胪寺寺卿亲自跑去通政司相告的,通政使大人已经气昏了头,现在已经去请太医了,小人奉命前来禀告,请大人们定夺!”
“疯了!”谢迁气的脸色发青,恶狠狠的道:“真的是疯了,陛下这是胡闹,社稷之重,在他眼里就这么不值钱?万邦来朝,不知会有多少人看笑话,若是让那瓦刺人胜了,你我身为内阁大臣,皆是国朝罪人,这是谁出的主意,一定要严惩不贷!”
李东阳眼眸一阖,心中生出滔天大怒,可是脸上却没有表现出来,愤怒过后,却只剩下了心中无力的感慨,心里想:“战书都下了,还是当今圣上下的,难道还能反悔吗?这样更掉面子不如背水一战,赢了反倒还好,输了大不了咱们去共同担这个罪名如何
“对,没有错,宾之你言之有理,输了就让我们这些老骨头来担当吧,陛下也是好心,毕竟这次他们欺人太甚了,竟然要走我们大明宫门,连我也忍不下去了。
朱厚照突然唱出了这么一出,先斩后奏,事情已经到了无可挽回的地步,这件事的影响实在不小,可谓震动朝野,民间的议论是一如既往的支持当今圣上晕,北方蛮夷决以死战,而朝野震荡,尤其是文官们一个个大呼但是事到如今也没有办法,毕竟战书都下了,皇上的话就是金口玉言,话都说出去了,难道还能收回来吗?只好硬着头皮上了,希望太子找的是一些靠谱的人,听说这次训练兵马与敌人决一死战的就是夏春秋真是胡闹,奸臣误国这下他的名声更臭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