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2/2)
那有什么花味的呢?有兰花的,百合的,荷花,玫瑰的,牡丹的。那我可以要两瓶吗?可以公主你想要几瓶就有几瓶。我要一瓶兰花的和一瓶玫瑰的好的公主,你等等,过两天左右的时间,我就让太子定下给你拿进来,太谢谢您了,不客气,为公主服务是我的荣幸。
那我先走了,万一让父皇看到又该说我不懂规矩了,唉,真是可怜,这么大了都没有出过这个大大的牢笼,虽然皇宫里很是繁华,但毕竟缺少人气呀,不过他敢他可不敢招惹这个女子,这毕竟是公主啊,如果自己没娶妻也就算了,他现在已经有了妻子了,公主肯定不能给他做妾,但招惹公主,估计皇上会打断他的腿吧。
自己呆外面呆了半天也该回去了回的,那之后皇帝还和几位大臣正在谈论呢,不过已经从民事上谈论到军事上,皇帝有心培养他。他还很年轻又和太子关系很好,可以作为太子的骨干来培养,如果太子没有自己的心腹大臣,一旦陈权压过主权,那个皇上是很难受的。
夏奇你在边关也见过和打字对仗,我们和鞑子每年战争数不胜数,大多以失败为主你有什么见解?
但说无妨今日你可以畅所欲言,众人皆不以言获罪。
万岁,臣观军中将领,能力参差不齐,虽有骁勇的将军,却多只重视个人武功,于治军并无所长。
而且,如今之世,重道轻器,重文轻武,百战军功不及一篇锦绣文章,能文能武者大多弃武而就文,更是良将难求。
再者,军中号令不一,武器甲胄不一,粮草供应不一,平时训练极少,纵有战力也难以发挥,臣在鸡鸣,常见军中操演,一时间旗帜鲜明,衣着耀眼,刀枪夺目、锣鼓喧天,看起来军威雄壮。但大量时间却都是用在这些阵形演练上,只重外表不重实效,实无多大用处。
如果军中每日的演练哪怕只抽出一点时间用于野战演习,新兵才能成为老兵,老兵才能成为精兵,就以我大明军队配备的火器来说,实是一件难得的利器,若用得好,鞑虏不堪一击,可兵器再好,也得人来使用,但是现在的兵士,会用火器的已是难得,更别谈精擅了,所以臣以为实战练兵才是最有效的强军之道”。
弘治的脸色微微沉了下来,兵不知将、将不知兵的弊病他不是不知道,但分兵制权,是帝王牢牢把持君权的重要手段,若是由得将领牢牢控制军队,时时操练演习,岂不是授权柄与他人?
夏琦窥见弘治脸色,心知糟了,自古做帝王的最担心的就是篡位夺权,自已所说的岂不正是他所忌惮的?杨凌连忙道:“故此臣以为,可挑选良将为教授专司练兵,以千人为团,训练主动作战、临敌应变的能力,而统兵者战时只是居中调遣,纵然为帅者不在,顶多各军之间配合有所差迟,断不会出现将帅不在,则全军溃败的局面。
李东阳也为他捏了一把汗,对于这个小年轻人,李东阳还是很欣赏的,处处为他说话,三大学士中也只有李东阳认为他为人机警,将来是个能臣,或许不一定是个正直的臣子,但绝对是一个忠心有能力的臣子,而谢迁是最看不上他的,认为他阿谀奉承无才能就会献媚君上刘健吧不讨厌也不喜欢。
一言以蔽之,臣以为自古以来都是重将不重兵,常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用此法练兵,却是重兵不重将,试看昔年的蒙古铁骑,那些带兵的将领有几个读过兵书战策、懂得文韬武略?若是全军骁勇善战,纵无良将,谁人能敌?”
他想着怎么把现代的一些词汇换成弘治能听得懂的话说给他听,所以有些辞不达意,其实想说的意思就是加强团级以下军中单位的主动作战能力,高级将领只负责居中调遣,而不是事必躬亲,虽然权力下放了,但是却越过了高级将领,所以皇帝的实际控制力反而增强了。
听到这和皇帝又听明白了,原来是加强中下层的军官控制,而减少上次的军官控制,这样军权反而更能牢牢的控制在皇帝的手中。而武将的全职则少了许多这样正符合他的心意。刘建等人听到也是眼前一亮他们是文臣一派,自古文武不能说势不两立吧,但也不是和平共处,尤其是明朝大多文臣都看不起武官,但还是离不了武官。
有这样的制度就能更好操控了。那五官的权力会大大下降的文官的地位会大大一些功勋家族也只是个摆设了,没有有多大的实权,这样就更符合他们的心意了,士大夫与皇上共治天下,一个个眼前一亮。
尤其是吏部尚书,马文生,和兵部尚书刘大夏,这两个人是最讨厌那些武官的,虽然身为兵部尚书,但他自己是文臣一系。
没想到小夏大人年纪轻轻见识不凡呀,李东阳笑着说道。李大人过奖了,我哪比得上李大人啊,哈哈,你个小滑头,别的不会还会拍马屁了。
这件事我们会考虑的,嗯,你先下去吧,是他知道周围人要机密的事了自己地位还达不到这个层次,所以不听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