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看人(3/4)
朱佑樘颌首点头,淡淡笑了笑,道:“王爱卿随意,朕看看奏书。”说罢不再理会王鳌,低头去看奏书。
像这种皇上与阁臣一起阅览奏书的事在弘治朝司空见惯,所以大家也都没有表现出过多的谨慎,王鳌直接拿了一份章程奏本到刘健身边,低声与刘健议论。
“刘大人,成都府的知府王龙文,这人的功考争议最大,今年成都府河提决口,王龙文上书说要疏导,带着两个县的百姓到河东迁徙,两县一夜之间变为汪泽,房屋皆没,现在川省巡抚衙门那边指斥他放任大水淹没良田,工部那边却又说他解决了水患,功大于过。这件事闹得纷纷扬扬,骂的有,褒奖的也有,大人怎么看?”
刘健看着一份公考的资料,似在犹豫,刹那之后,他已有了主意,道:“治水无外乎堵疏两种办法而已,王文龙虽然放任大水淹没了两县,却解决了当下的水患,更何况迁徙百姓时并未造成伤亡,可见他确实尽了心力。按理说,应该在公考簿上应当写一个优字,可是话说回来,他独断专行,不请旨意而率先行事,虽然说是事急从权,可是若是人人效仿,这天下就要大乱了。既然如此,那就记一个中字吧。”
天下都说当今朝廷三大阁臣之中刘健善断、李东阳善谋、谢迁善辩果然没有错,刘健只是须臾功夫,就将这其中的关系梳理得清清楚楚,虽然有和稀泥的样子,可是王鳌心里却是暗暗佩服,刘健的决断,至少是最折中的办法。
刘健又看了一会儿章程,时不时与王鳌低语几句,朱佑樘和李东阳、谢迁三人也都在案牍上点了灯,埋首默默看着一沓沓奏书。
半时辰的功夫,终于看完了,好好的可以歇了一口气儿,这里面弘治皇帝虽然带年轻,但是他的身体是最不好的,这半个指令可把他累坏了,简直头上出了细细的汗珠。
唉,不成了,身子是越来越不成了,陛下可要多多注意身体呀,太医的药怎么还是没有什么办法吗?是啊,丝毫不见成果,同志皇帝的身体当着这三位老臣倒是没什么掩盖的。不过说来也巧,刚才夏春秋给我进入了一幅药方,说是长期服用有效可以固本培元。
众人本来是在说笑,结果谢迁大喊了一声胡闹,这越来越不知深浅了,身为锦衣卫教授太子已是大忌,竟然还为陛下看病,真是找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