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利国家生死与(2/2)
乡亲们,我们不要跑,跑也没有用,你们认为我们能跑得过马吗?况且我们跑了,我们的父母妻儿怎么办?难道被敌人侮辱,被敌人奴役,世世代代都要为敌人放牧养马,过得一个连畜生都不如的生活乡亲,你们要是有血性,就和我一样拿起刀枪誓死捍卫我们的敌人,让他们明白我们大明的男子是不怕死的,想要杀我们必须以命换命。
好既然举人老爷,县令大人等都没走,愿意敌人拼个你死我活,那我们害怕什么,大不了18年后还是一条好汉,好好好,下面连声叫好,我等愿与县城共存亡好好好,都是我大明的英雄儿郎,唉,让鞑子们明白明白,我们大明可不是好欺负的。
夏公子,我从来没有佩服过读书人,你是第1个,只要我们今日能活下来,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好,我愿意交你这个朋友。
只听见咣当一声,什么声音,不好了城门失守了张彪说完再带着人马冲了下去。
城门失守了,绝对顶不住了,他们可是靠城墙才挡了这么长时间的他看向了远方那是自己姐姐所在的地方,恐怕这一次真的要做鬼夫妻了,他的姐姐说过在晨勃之日便是他的身亡之时。我不能跟你说话吓了一跳直接一个人满身鲜血疯狂的在城墙上跑来跑去大喊大叫,仔细一看那不是张彪吗?难道是疯了?
援军来了,援军来了。哈哈哈,吉人自有天相,永宁参将来了!”
夏琦一怔,这才听到一阵密集的炒豆似的枪声,处理了那么久的政务,他当然听得懂张彪的话,大同边军设总兵一人,副总兵一人,下辖七名参将,永宁参将就是负责怀来一带防务的将军。
城下的鞑子兵已经冲进了一箭之地内,可是城门内也拥出了大批的官兵,最前边的是一群火铳兵,炒豆儿似的枪声向过,硝烟弥漫中前边象割麦子似的倒下一片。
这时的火铳威力还不够大,射击的距离都没有弓箭远,如果对方穿上一层盔甲,铅丸都未必能射得穿,但是现在鞑子兵得意忘形,纵马狂奔,只想抢先进城,多劫掠些金银财物,多糟蹋几个漂亮女子,火枪射出时,他们已冲到半箭地内,加上大多士兵穿的只是普通布袍,顿时死伤一片。
火铳虽然射不死战马,可是被击中的战马吃痛,不肯再向前冲,四下奔逃自相践踏之下,死伤者几乎不在被火铳击中的人数之下。
夏琦看到明军的火枪手同样处于一片混乱当中,他记得看一些十七世纪的外国片子时,火枪手原地射击时分成三列纵队,第一列卧倒,第二列单膝跪地,第三列站立,依次发射装弹。如果是行进中射击则成两列,第一列射击结束后退,第二列上前,交叉射击,弥补了当时火铳射击之后填弹缓慢的缺陷。
可是城下的明军却是一窝蜂地冲上前射击,然后又急忙的后退,刚刚冲出城来的骑兵则从两翼包抄过来向鞑子进攻。但是最前沿撤退不及的火枪手已被鞑子的弓箭射死射伤一片。
难道明军还不懂得用队列之法弥补旧式火枪的缺陷?夏琦暗想:“回头不妨向张彪他们问一问,我这个现代人没准儿还真能卖弄一点知识”。
其实这种三段射击法早在洪武年间大将沐英平叛时就用过,只是后来火器在军中配置越来越多,但是明朝从来不重视军官和士兵的培训,这些战术运用根本没有普及,明军使用火器通常就是一通齐射,然后敌军已冲至眼前,火铳立即沦为烧火棍.
明军主力仍在不断冲出城门向鞑靼人冲击,虽然阵形的展开不及鞑靼人迅速,但是一来鞑靼人全无心理准备,二来先前的一阵火枪扫射给他们造成了一阵混乱,形势对明军大为有利。
夏琦紧握双拳,看得热血沸腾,就在这时,只听后边有人高声叫道:“永宁怀来参将何大人、监军叶大人、副监军刘公公到,乐安知县、守军官佐何在?”
杨凌转过身,只见王县令、张彪及一干县衙官员急步上前,跪倒在地道:“下官乐安县令王平、总兵张彪参见诸位大人”。
韩总兵呢,韩总兵深受重伤,现在还没有醒呢,不错不错,你们能抵住这么多天的进攻,真是不错不错,我一定要为上面为你们庆功。
他一动弹,身上的甲叶子哗愣愣直响。这位永宁参将何大人年约五旬,身材不高,瘦削的脸颊,黎黑的面庞上一双眼睛极是凌厉,再配上那一身鲜明的甲胄,自有一股身居上位者不怒自威的气概。
他后边跟着一群衣甲鲜明的校尉,身旁一左一右站着两个人,左边那人四十出头,白面微须,是个身材高桃的文官,浑身透着股子书卷气,正上上下下打量着垂首回话的黄县丞。
夏琦瞄了他的补服一眼,从恶补得来的知识中了解到这人是从五品的文官,大明果然有文官把持军权的传统,居然派一个从五品的文官监督一个正三品的参将。
太监对夏琦来说,是最稀罕的生物了,所以他着意地打量了几眼,同电影里那些满脸谗媚的笑容、长得妖里妖气的假太监们不同,面前这位刘公公五十多岁,尖瘦的下巴,一双精明却温和的眼睛,除了松驰的皮肉较为白晰细嫩外,看不出什么特别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