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爱如山。(2/2)
求援信已经发出去了吗?发出去了,唉,不知道能不能收到。
收不到倒也没有关系,就这么点人还想攻破咱们的城池,做梦吧他。
诸位,小王子近年来虽对我边境袭扰不断,但从未攻击军事要隘,此次烽火燃起,伯颜猛可必有大队人马来袭,今夜须严加戒备,待天亮了解敌情后再做策划。
他提高嗓门又道:“现在敌踪初现,城中百姓已自乱了马脚,冯巡检,你立即率人在城中巡逻,严禁百姓上街行走,凡有趁火打劫偷盗抢劫者、散布谣言惑我军心者,就地斩首,务必保证城内不乱!”
刘巡检吃惊地道:“这......大人,未经三司审判、圣上御笔勾抹,岂可胡乱shā • rén?”
马县令冷笑一声道:“战事爆发时,地方官员有决断之权,勿需报呈刑部,连这个你也不知道么?”
刘巡检脸上一红,连忙拱手道:“是,下官遵命!”转过身带了一众属下急匆匆去了。
马县令又道:“洪班头,你带人速去驿马署仓库,通知他们将滚木擂石、桐油石灰送往四城”。
洪班头恭应一声。黄县丞又对王典史道:“王大人,麻烦你将大牢的狱卒抽调一部分出来,然后通知各街各路保长、里长,抽选民壮,在东、西、南三城城门内抢挖陷马坑、布设拒马桩,战事一旦吃紧,这些民壮还可上城助战。”
他又对王主簿道:“王大人,你坐守县衙,呈报军情,还要负责安排兵丁的一日三餐”。
夏琦听了县令的安排,感觉这项链果然有两把刷子安排的如此紧密,自己刚才还想着他这么胆小,还不如自己呢,自己还想着上阵杀敌呢,现在才想到无论是怎么样要先把后面安排好,后方不稳,如何杀敌,而且什么都没有着落,万一敌人杀上城头或者攻城,岂不是乱了手脚。
若是任由城中百姓聚在街头、以讹传讹、扰乱军心,小道消息满天飞,恐惧就会象瘟疫一样传播开来,到时百姓炸了窝可就安抚不住了。这城就要不攻自破了。
一脸佩服的看着他安排完所有试之后那两位军官也下去了我们带齐兵马在城墙巡逻,县令大人您下去吧,这有我们的好吧。
怎么样看着刚才是不是想上阵冲杀一番啊?老父母说笑了,刚才是有那么的念头,但是想一想自己的本事,还是算了吧,听到您讲的一番话才恍然大悟,做什么事不能凭一腔热血得有谋划得有计划,否则,那只是匹夫之勇罢了,害了自己不说还要害了别人,嗯,孺子可教也,县令听着别人拍他马屁,那舒服的不要不要的。
你先回家吧,没什么事了,好好休息休息,他正准备回家休息呢,看到旁边几个人影,很是眼熟回头一看呀,那不是自己的姐姐吗?悄悄的走过去你怎么来了?我不放心你,你出来行吗?这么兵荒马乱的多危险,还让我担心你下次不许出来了,嗯,好吧,听你的,经过那件事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弟弟真是越来越有威严了,自己什么事都要听他的,不容自己反驳,不过自己喜欢这种感觉,女人嘛就是不能太强势。
鞑子应该破不了自己在这儿是吧,反正是应该是安全的,就算不安全也没处可逃,逃到外面更活不了,一是风雪自己不认识路容易迷路会冻死,而是人哪有马快鞑子追上就会把你杀了,他可不会给你讲道理,来走回去吧,回家夫君怎么样着。唉,不用担心,反正天塌了有个儿高的顶着,我看问题不大,那鞑子怎么还不走呢?估计他们有后续的援军不过咱们的球就系列发出去了,咱们也会有援军的,其实他也是在自己安慰自己,他也不清楚到底有没有援军,求助信是发出去了,但是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人收到,还有朝廷那到底是怎么样的?
只见北京紫禁城里一个人瘦瘦的,坐在椅子上穿着虎皮大衣,很有威严的样子,不过脸色蜡黄,一看就是身体不好,经常熬夜,劳累所致,皇上你休息休息吧,唉,今年关外大雪不知道是否又有鞑子侵略我边境,真是鞑子一入不出除国家一日不安哪,放心吧,东厂和锦衣卫全部都放出去了,一有消息他们就会回信的,唉,一有消息就立马通知我明白没有这个皇上您就放心吧,您休息休息吧,别累着啊,那朕就下去了,这就是弘治皇帝,史称明孝宗他是明朝中后期唯一一位比较负责任的皇帝,为人宽厚,重用贤臣,特点和特务在他一吵基本没有什么地位,而且他这一朝出了大量的贤臣,谢迁,刘建,李东阳,三大学士,还有王恕,马文生等人,一大批文臣良将。不过弘治皇帝是除了朱元璋之外最勤奋的皇帝,天天批奏折批到半夜又劳累不已,结果36岁就不幸逝世了,父皇父皇,照儿你又去哪胡闹了?老是在家呆着,偷偷出去像什么样子?
哎呀,宫里太闷了嘛,父皇我想出去玩儿出去玩儿,你小心被大臣抓到你的老师抓到又要参你一把,那些老头子真讨厌,整天唧唧的不可胡说,那都是有学问的大儒教你治理天下的,教你明事理的怎可胡闹,不要辜负了父皇对你的期望呀,父皇这身子恐怕是不成了最后的大明的江山要交到你的手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