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开武举,增殿试(3/4)
明人吴骞辑在《东江遗事》中写东江镇帅毛文龙在万历年间参加武举时,还提到:“明俗轻武人,乡有习武者,目为兵,不齿于所亲。”
这就又提出了个问题,那就是明朝的军籍。
明朝可没有什么“一家参军,全家光荣”,更没有什么“优待军属”,军籍和民籍有别,社会地位低人一等。
所以,很多世家大族以子孙中武举为耻,认为这是自轻自贱、使祖宗蒙羞的做法。
而叶轩增加殿试,把武举抬到跟文举同样的地位,自然是为了招揽人才。同时,走出扭转“重文轻武”之风的第一步。
叶向高沉吟了一下,开口问道:“陛下,明年是会试,再开武举,是否显得紧促?”
叶轩反驳道:“早拟旨,早颁布天下,明年春天会试,秋季再开武举,又有何紧促?嗯,就这么定了。”
叶向高见皇帝心意已决,这又不是什么违反规制的事情,也没理由反对,便躬身领旨。奏事已毕,叶向高告退而出。
首辅也该换啦!叶轩拿出自己的小本本,又开始划圈圈。
划着划着,叶轩无奈无力地叹了口气。
撤换几个官员又如何,顶替他们的还是东林党同志,对大明的政局好象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思索半晌,叶轩才想起英国公张维贤,令宫人宣召。
明朝的军队主要以卫所为最基本的构成,其中每个卫大致有五千六百名士兵。
在朱元璋初设“京营”卫戍部队的时候,其共有四十八卫,合计兵力近二十七万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