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章 竹器生意(下)(1/3)
严氏县县衙,得知秦王到来,县衙内外一众吏员连忙出来迎接。
严氏县是一个小县,黄册不足万户,按照秦国规矩,所以杜芳这个严氏县县令,其实只能称呼为县长。
不过在秦阳看来,单纯用人口多寡来分县令与县长这样的称呼,简直就是多余。
只不过秦阳实在懒得在这件小事上,专门发一道诏令去更改,所以也就由着继续下去。就算是要改,那也是等天下大一统了,秦阳再专门对这些细枝末节的事情,颁发一道诏令,将各地的情况都统一起来。
毕竟现在天下还有诸多地方没有纳入秦国,许多地方在各种细节上还与秦国有着极大的差异。
进了县衙,秦阳和一众严氏县的吏员闲谈了几句,问了一下大家的生活情况和工作情况,等时间差不多了,这才将众人打发走。
没了其他人在场,秦阳也就开门见山,对询问起杜芳之前高竹制器皿买卖的经过。
果然就如秦阳所猜测的那样,在杜芳的带领下,严氏县的竹制品当初大肆扩张了产能,然后又没有扩展思路,把产品卖到异地去,而是只在本县进行销售。
这也就导致本县竹制品产能过剩,最终闹出个生产一个月,库存好几年的笑话。
“杜卿,不是寡人说你。”
“你这带领本县县民增产增收,那都是一片好意。”
“可错就错在,你不晓得从百姓当中汲取智慧。”
“这才导致你这一片好心,酿成了产品滞销的笑话。”
杜芳连连拱手,一脸惭愧的低下了脑袋。
“微臣糊涂,还请大王训示。”
秦阳亲自走过去,扶了杜芳的手臂,将其拉起来,“知错能改,善莫大焉。”
“杜卿能够知晓自己做错,能够及时进行更正,那也还有机会。”
说着,秦阳重新在一旁落座,淡笑着看向杜芳,问道:“杜卿可知道,你这竹制品买卖,错在了哪里?”
杜芳知道这是秦王对他的考教,于是低头沉思了片刻,这才有些不太肯定地说道:“是微臣之前操之过急,把那些竹制品做得太多了,这才导致库存有那么多积压。”
秦阳微微颔首,却又开口否定,“杜卿这说法,是对,也是不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