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自食恶果(2/2)
连绵数百里的秦军军营和燕国的边关遥相对望,秦军每日声势浩大的操练,让燕国的边关一日三惊。已经恢复王爵的燕王丹,也开始在边关地带调集大量兵力,防备秦国随时可能发起的进攻。
这一日,风尘仆仆的御史丞赵岭在章邯等秦军将领的迎接下隆重其事的进入了军营。
就在中军大帐门口,赵岭当着所有将领以及秦军士兵的面,从一个檀木匣子里拿出一卷墨黑色,以玉为轴,绣有双龙戏珠图案的锦书。
“大王有旨。”
随着赵岭一声洪亮的大喝,刹那间,无边无垠的黑甲黑衣秦军开始单膝下跪,声震天地的山呼声不断响起。
约莫过了有一刻钟的功夫,这声音才渐渐平息。
御史丞赵岭这才展开玉轴,对着章邯等一众将领朗声宣读了秦阳颁下的旨意。
“右将军章邯,封伐燕上将军,统帅诸将,主持北伐燕国诸事务……”
冗长的旨意,让御史丞赵岭念了好一会儿,才算完毕。
没办法,大军出征,许多将官的临时职位需要安排下来,另外还得大致交代一下朝廷对大军的期许,还有秦国出兵北伐燕国的正义性,等等诸如此类。
好在再多的内容,也不过是片刻功夫便可宣读完毕。之后还不清楚的,都可以再到章邯那里询问清楚。
将这制作十分精良的锦书交给章邯,赵岭这才对章邯拱手施礼道:“御史丞赵岭,见过伐燕上将军。”
大军在外征伐,虽然全权委托给了将领。但这并不是说朝廷就什么都不管,御史丞赵岭就是随军御史,负责监督北伐燕国的秦军将领。
虽然单靠一个御史的监督,并不能真的起到什么大的作用,但好歹也是朝廷在军中的代表。只要这些将领还顾着声名,没有谋反之心,那么赵岭这位随时要将战场情况写成奏表送回咸阳的御史丞,就具有一定的威慑力。
“赵大人客气,今后大家共事,还请赵大人多多指教。”
章邯客气了一句,随即邀请诸将以及赵岭进入中军大帐。
在这之前,其实大家都已经知道秦国有伐燕的意图,只是朝中一日没有下旨出兵,大军就只能按兵不动。
不过这并不妨碍章邯等将领将伐燕的一些工作事先准备好。
一进入中军大帐,呈现在众人眼前的就是一个巨大的沙盘。对比一旁的九州全域图,就可以清楚的知道,这巨大沙盘正是燕国的详细地形情况。
有了秦阳颁布的旨意,章邯名正言顺的开始下达作战任务。
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横在秦军面前的燕国边关,已经集结在边关地带的数万燕军。
“诸位,大王已经将诏书明发天下,太尉府和治粟内史衙门已经协调各方,源源不断的粮草正在朝着这里汇聚过来。”
“如今我们已经获得了北伐的旨意,诸位应该同心戮力,奋勇向前,才能不负大王的重托。”
已经升座的章邯大马金刀的坐在帅座之上,对着中军大帐中的秦军将领发表了一番鼓舞人心的说辞。
帐内众将连忙齐声称是,章邯这才从帅座上走了下来,用长长的木杆,指着秦燕两国交界处的那座燕国关隘,对诸将说道:“如此,我们明日便开始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