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七章 遥遥在望(1/2)
秦阳不知道,区区一坛子辣味蘸酱,能够让秦国的这帮将军们吃得如此津津有味。
他曾经还在为安排赵楚楚娘家的人而烦恼,如今却是有了思路,就让赵楚楚把制作这辣味蘸酱的手艺传授给娘家的父母,让他们来负责制作和售卖。
秦阳再假公济私一下,亲自提笔给这些辣味蘸酱写个例如“赵家酱”之类的名字,再把火锅一起推出了,想来会为赵楚楚娘家带来一笔可观的收入。
赵楚楚嫁给秦阳这几年,虽然有结婚时候给秦阳的岳父岳母,甚至小囡囡都安排了一定的食禄爵位,但按照大秦律例,这些爵位只能当事人享有,后世子孙不得继承。
再加上赵楚楚这几年一直反对秦阳过多赏赐于娘家人,所以秦阳一直在为赵楚楚娘家安排一条既不会触犯秦法,又能够让赵家生活有所保障的路子。
现在想想,让赵家人独家售卖这种赵楚楚制作出来的辣味酱,想来是不错的。
君臣在中军大帐吃过一顿加了辣味蘸酱的汤面,在这大冬天里一个一个都吃出了一身热汗,让将军们直呼过瘾,纷纷要求秦阳赏赐这种辣味蘸酱。
秦阳扫了一眼帐中总人数,除了他和王翦,还有九名将领。
秦阳不知道赵楚楚到底在宫中制作了多少辣味蘸酱在等着他回去享用,所以只能推托等回到咸阳之后,再一一安排。
安抚了索要辣味蘸酱的众将,秦阳这才想起自己是要来打听行军计划的。
在场众人也是知晓分寸的人。嬉闹过后,也都重新在大帐内各自落座,听候王翦的安排。
考虑到天气转变,一路可能还要遭遇大雪,行军可能会变得更加困难。
而且大军准备的各种御寒资源也十分有限,所以王翦安排,把秦军所有的火炮封存在前方的武关,只带走发射药。这样一来,可以大大提高秦军的行军效率。
毕竟这一路上,大军主要就是被这些重达上千斤的大家伙给拖累了。
秦阳思虑再三,也同意了王翦的这种办法。
其实在秦军撤离楚国之前,秦阳就已经接到孙四喜写给他的密奏,上面只写了简单的一行字,却让秦阳高兴地几乎一整夜都没睡着。
原因就是秦阳一直追求的,用铁来铸大炮的方法,已经被那位痴迷于炼铁的韩千秋给解决了。
按照韩千秋的说法,铸造铁炮和铸造各种大型青铜器皿的方法差不多,只是铁炮管比铜炮管来得脆一些,使用寿命不如铜炮,但胜在便宜,铸造一门千斤青铜炮的花费,可以铸造大概六到八门铁炮。
秦阳实在是吃够了铜不够用的苦头,每次一说要新铸造铜炮,朝堂里势必排山倒海一大堆反对意见。
秦阳准备回去之后就正式对韩千秋铸造的铁炮进行各种试验,拿到确实可以铸造使用,以及使用寿命的参数之后,秦阳就会将现有的青铜大炮全部融掉,换成新式的铁炮。
甚至于如果可以的话,他会再度招揽天下各派人才到咸阳,帮秦国把类似于后世的弗朗机炮给造出来。
再花点时间研发一下开花弹,将来一统九州后,可以用于北上对付草原骑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