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四章 人算不如天算(1/4)
傍晚的余晖,为寿春城铺上一层金灿灿的光芒,恍若一座由郢爰浇筑的城池。
自从楚国丢失郢都,都城被迫东迁至寿春,这座城池作为楚国的政治中心,变得越来越繁荣。
只是才过了多少年,当年攻破郢都的秦军,如今又攻到了寿春城下。
这让许多跟着王室一路东迁的楚国人心中,有种楚国人在秦军面前无路可逃的悲凉。
或许对于底层的老百姓来说,作楚国贵族的农奴和作秦国的奴隶,没有太大的差别。甚至去过秦国的楚国人,反而会觉得,作秦国人要比楚国人要好。因为秦王已经在律法上,严厉禁止了将诸夏子民作为奴隶的行为。
至于现在还在秦国开垦荒地,挖矿凿石,甚至修葺城池,铺设驰道的奴隶,那大多是被诸夏称之为蛮夷的外人。经过这些年秦国收购粮食那些商人的宣传,许多楚国人都知道。在秦国,只有犯了秦法,才会被罚为刑徒工,跟着奴隶一起干活。
但对于楚国那些高高在上的贵族来说,一旦统治者从楚王换成了秦王,那等待他们的,只能是剩下一条死路。
毕竟秦国在楚国旧地,已经开始进行土地改革。楚国贵族们赖以生存的大量土地,被秦国官府收归国有,然后再按每家每户的人口数目,将土地租给底层的百姓耕种。
按照秦国官府的说法,每年农户在收成时,向官府上缴的税收,就是土地的租金。秦国的土地,不允许买卖兼并。除非是立了功,秦王依照军功爵制度,赐予土地,才能拥有比普通人多的耕地。
只是在最新的秦法里立下了法规,依照军功爵立功获得的土地,只能免税一代人,后面的子孙如果继续耕种,则需要和农户一样缴纳同等的税收。
所以在楚国,最抵触秦军的,就属大大小小的楚国贵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