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四章 治楚之难(1/4)
救济楚国受灾的百姓,仅凭秦国的那点粮食积蓄,肯定是不够用。
但秦阳除了干着急,其实也没有更好的办法。
据后世史料记载,楚国鼎盛时期,国土面积就有一百多万,几乎占了当时战国七雄国土面积的一半,人口也将近千万。但楚国由于其国家制度,和其他六国有所不同,导致中央集权力度不够。各地贵族,大量占用人口,役使民力为自家所用。
甚至在贵族圈占的封地上,贵族的命令,往往大过楚王的命令。
这也就导致了楚国明明坐拥最大的国土面积,拥有最多的人口,还地处南方,盛产粮食,却没办法向秦国一样彻底强盛起来。
楚国历代君王,如果某代君王足够强大,能够压制住国内的大小贵族,那一时期的楚国,必定是各国之中最强大的存在。可只要继任的君王不能继续压制住国内的贵族,那楚国又会迅速衰弱下去。
其实如果可以,秦阳根本不希望那么快接手整个楚国的地盘,毕竟楚国太大。哪怕已经几次遭到秦国削弱,占据了西部的大量领土,可剩余的楚国,依然要比另外三国的国土面积加起来大。
广大的领土,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人力去治理。特别是东南的楚地,原本春秋时期,属于吴国和越国的土地,居住在那里的山越,至今还没有真正臣服楚国,隔三差五还要闹一闹乱子。
秦国如果完全接收楚国的领地,势必也要被当地的山越牵扯进去一部分的精力。
各种各样的事情,让今夜的秦阳变得十分难以入眠。
睁着眼睛看着油灯照***的微弱光亮,秦阳干脆掀开被子,披上放在一旁的披风,穿上靴子,走出了属于他的帐篷。
今晚围在一起烤肉的篝火旁,此刻只剩下许杉一人还在那里坐着。
身后的脚步声引起许杉的注意,他回过头,看见重新披着披风走出帐篷的秦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