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治国(2/2)
扶苏正式开始御林军的锻炼生涯后,一直在理政殿外殿清算历年账目的帐房先生们也把账目重新誊写成纸制书册,呈交给秦阳阅览。
秦阳发现,秦国长年打仗,虽然国家组织动员能力,和生产能力经过商鞅变法的加持,要远比其他各国要好的多,但也逃不出寅吃卯粮的尴尬局面。
从秦国的收支账册上,秦阳发现,秦国因为最近几年的连年出征,国家已经把税收超征到五年之后。
而秦国刚刚征服的赵国,魏国等地,也因为连年战争,导致大量的农田抛荒,短时间内不仅没办法支持秦国未来战争的粮秣需求,反而还要秦国在未来几年对新占领的地方进行输血。
秦阳当天看了账册,就把九卿和两位丞相召到了理政殿。
“诸位,大秦国库如今几乎入不敷出,这是寡人的疏忽。所以特意召集诸位臣工过来,就是想要问问大伙,有没有什么好的办法,提高国库收入,改善一下国家的财政状况。”
面对秦阳突如其来的想要改善国家财政的想法,在场的诸位大臣都感觉有些不可思议。他们早已经习惯了秦王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顾一切都要完成的做法。
现在秦阳竟然承认了治国的疏忽,然后开始关注国家财政,让几位大臣都有种秦王突然间变了个人的感觉。
“大王,改变国家财政状况,显然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臣认为,针对目前秦国的财政状况,只能进行开源和节流两种办法。”
第一个站出来回话的,依旧是丞相王绾。
但秦阳对于王绾这些毫无营养的废话,一点兴致都没有。
他把目光投向治粟内史萧任,希望这位专门管理国家财赋的大臣能有什么具体的好办法。
可惜,面对秦阳的期盼的目光,萧任只能小心翼翼地低头,坚决回避秦阳的目光关注。
倒是萧任旁边的左丞相隗林出列道,“大王,为今之计,只有加征赋税这一个办法了。”
“这是饮鸩止渴,大王万万不可如此。”没有办法的萧任,此刻却是出列反驳了隗林的建议。
“臣也以为,加征赋税的事情,不到万不得已,千万不能实行。”王绾也出列反对。
秦阳点点头,又看向其他几位一直在打酱油的朝臣,问道:“其他大臣呢?又有什么想法?”
“臣等赞同王丞相的说法。”
看着一屋子朝廷重臣,一个个只知道含糊其辞。连怎么开源或者节流的办法都没能够拿出来,秦阳也不由连连叹气,难怪历史上始皇帝早早死在沙丘,估计也和这帮大臣不懂得搞经济建设,把始皇帝身体给累垮了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