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再建功(1/4)
随着治粟内史把秦阳的发明竹简呈给秦王,秦王嬴政也对纸张的改良和水泥的实用性展现出了极高的兴趣。
在阅览了竹简上的内容之后,秦王直接宣召了负责造纸的官员。
纸在秦国,目前属于高端产品,只有秦王和一些大贵族能够使用。所以秦王宣召的官员是九卿之一的少府,专门负责皇帝的私产,是秦王日常使用纸张的主要生产部门。
少府是一位秦阳看着十分陌生的中年人,中年人面容刚毅,说话声音洪亮,身材也是极为雄壮,看起来像是个将军。秦王和少府对话,称对方为蒙卿。秦阳猜测,这是秦国另一个贵族蒙氏的成员,就是不知道叫什么。秦阳对于秦国姓蒙的官员,只记得从后世历史书上看过的蒙恬。
秦王把秦阳的竹简给了蒙少府,要求他按照竹简上的办法,进行纸张制作的改良,制作出新纸张,然后呈送到秦宫来给他过目。
至于水泥的生产,秦王直接点了秦阳的将,让秦阳专门负责水泥的生产事宜,如果效果和费用真的如同秦阳所说,到时候在进行赏赐。
就这样,一向不爱处理公文的铁官长因为秦阳的另有他用,被治粟内史召回铁官官署办公。而秦阳,则带着几名治粟内史分派给他的吏员,在咸阳城外选址建造水泥窑。
为了升官靠近赵高,秦阳算是彻底忙碌了一段日子。从水泥窑建造到寻找材料等等事情,事无巨细都一一指导。
好在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个多月的连轴转,第一炉的水泥就达到了不错的效果。
得知实验情况的治粟内史,派人把一块浇筑出来的水泥石板,直接用马车拉到了秦宫,让秦王验收。
而在不久之前,秦王才刚从蒙少府处了解了纸张改良的结果,确认了秦阳的办法可行。再加上治粟内史让金瓜武士抬上来的水泥石板,秦王嬴政当即下令,擢升秦阳为议郎,秩比六百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