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零三章 凤雁之翼(2/3)
澹台平静用她那银色的双瞳盯了徐凤年一会,又补了一句,「不过,现在看来,李义山也选错了。」
徐凤年面上笑容不改,但声音却是越发低沉,又附有磁性,清晰无比,为何选错了?」
澹台平静平淡地说道:「你已如雁王那般,沦入了黑暗。虽不知是从何时开始,或许是那场凉莽之战中,或许是徐骁之死,或许是在与高树露一战后,离阳的那道圣旨。但你终究沦入了黑暗,如雁王一般的黑暗。」
「这就是你下定决心,要与成为我厌胜之人的原因吗?」徐凤年未否认澹台平静地说法,而是开始自顾自的点评起赵长林与李义山,「赵长陵出身春秋第一等的豪阀,这个身份,让他哪怕是在同时代的各国君主将相公卿面前,都能被奉为座上宾。所以,他才能在一次次奉徐骁之命的出行中,总能够无往不利。以至于这让徐骁麾下有些读书人,都产生了一个错觉,谋略决断两事,赵长陵都可一肩当之,完全不用寒士出身的李义山费心。但真是因为这出身,也造成了他本身存在一个致命的缺陷。而这个缺陷,与如今离阳的那班庸才一样。」
「反观李义山外儒内法,以霸王道杂之,这才是徐家建制成军的根脚所在,使得徐骁能够在春秋战事里经得起一次次战败的根底。归根结底,赵长陵不过是徐家铁骑的面子,锦上添花。李义山才是北凉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在为徐骁雪中送炭。世人只道李义山不善阳谋,却不知北凉若无李义山在,这三十万北凉铁骑甲天下,早已分崩离析,或是早已为他人作嫁衣裳。」
澹台平静道出答案,「这个缺陷,就是民心。」
徐凤年说道:「徐骁的人生,可以分为两段,封王就藩西北边陲,就是这道分水岭。在此之前,为离阳赵室老皇帝赵礼卖命效死,马踏春秋诸国,将他们都扫入历史的尘埃之中。在此之后,徐赵两家积攒多年的香火情所剩无几,赵惇在夺嫡大战中胜出,新君在登基之前便前朝第一功臣早有心结芥蒂,徐赵两家开始形同陌路,张巨鹿的庙堂登顶,拉开了朝廷对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