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南美高峰(2/3)
碰之必死!
从大洋洲横向向西,一路不停,飞越了整个南太平洋,半个蓝星,才抵达了南美洲。而在这个过程中,他从白云之上眺望南极洲,看到南极洲仍旧覆盖着积雪,感觉很是欣慰。
越过冰层,远远的眺望到了南美洲。
南美洲,这个词汇是相对北美来说的,而美洲这个词是亚美利加洲的简称。美洲的命名,普遍的说法是为纪念意大利的一位名叫亚美利哥·维斯普奇的著名航海家。
1499年,亚美利哥随同葡萄牙人奥赫达率领的船队从海上驶往印度,他们沿着哥伦布所走过的航路向前航行,克服重重困难终于到达美洲大陆。亚美利哥对南美洲东北部沿岸做了详细考察,并编制了最新地图。
1507年,他的《海上旅行故事集》一书问世,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在这本书中,引人入胜地叙述了“发现”新大陆的经过,并对大陆进行了绘声绘色的描述和渲染。
亚美利哥向世界宣布了新大陆的概念,一下子冲垮了中世纪西方地理学的绝对权威普多列米制定的地球结构体系。
于是,法国几个学者便修改和补充了普多列米的名著《宇宙学》,并以亚美利哥的名字为新大陆命名,以表彰他对人类认识世界所做的杰出贡献。
新《宇宙学》一书出版后,根据书中的材料,在地图上也加上了新大陆——亚美利哥洲。后来,依照其他大洲的名称构词形式,“亚美利哥”又改成“亚美利加”。起初,这一名字仅指南美洲,到1541年麦卡托的地图上,北美洲也算美洲的一部分了。
在云层上眺望南美洲,杜冷秋大吃一惊。
原本上宽下窄,和非洲如出一辙的南美洲,居然成了一道细长的山峰,远远的望去,恍若一条巨龙俯卧在大海。
那是位于南美洲西部的安第斯山脉。
南美洲大陆地形可分为东西两个纵带:西部为狭长的安第斯山脉,南美洲东部呈平原高原相间分布的森林与平原。
总地来说,南美洲海拔300米以下的平原约占全洲面积的60%,海拔300米至海拔3000米之间的高原、丘陵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33%,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原和山地约占全洲面积的7%。
安第斯山脉由几条平行山岭组成,山体最宽处达400千米,全长约9000千米,大部分海拔3000米以上,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也是世界最高大的山系之一。安第斯山脉有不少高峰海拔6000米以上,其中阿空加瓜山海拔6960米,是南美洲最高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