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三章:交谈(2/4)
其辛劳和责任,由此可见。
难怪刘建直接把自己塞给了崔统,毕竟相比于其他方面,如今扫盲和办学才是最急迫之事。
只要扫盲完成,学院建立,未来永兴商行旗下便可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人才储备,那崛起还不是分分钟的事。
“李公子不必如此,我们相互帮扶,共为百姓做事谋福即可”
崔统笑道。
“司长乃出源前辈,诸事出源自当与司长工力”
李出源又拜道。
虽然如今李出源心中还是有些不愿为永兴商行做事,但是为了还刘建人情,也没有其他去处,故而先留在舟山,做做一些事也行。
算是走一步看一步吧。
“你们都是学院出生,想以后必能精诚合作,如今我们最缺的是各种人才,特别是高级人才,而识字认字便是基础中的基础,此事我便交于你二人了”
刘建在一边笑道。
“敢问司长,扫盲之中,可有难处”
李出源看了看刘建,向崔统问道。
“难处肯定是有,不过并不是不能解决,这毕竟牵扯了数百万人,而我们人力有限,只能一点一点的推进,还有学堂的建立也是一大问题,物资到不缺,笔墨纸砚自产便可满足,实在不行,树板,泥板,石板等都可以应一下急,百姓也是非常愿意参与进来,毕竟能够识字认字,以后也可以谋一个好的出路嘛,如今最缺的还是教师和时间啊”
崔统向李出源和刘建说道。
“我听刘兄曾言,刘兄如今所采用的是以老带新之法,也就是一起培养,先学的去带动后后学的,如此循环,在择优为老师,进入学堂教授六岁以上孩童读书”
李出源看着刘建问道。
“正是”
刘建额首称是。
“刘兄所建立的学堂是免费基础教育,六年蒙学,六年社学,另外还有四年学院学习,如此需十六年,而蒙学和社学便是免费教育,人人皆可学”
李出源又问道。
“正是”
刘建又额首称是。
“如此这教师需求将非常巨大,蒙学启蒙教育到好说,而社学属于私塾教育就困难许多了,毕竟按如今刘兄的方法培养出来的人,最多也就能应付一番蒙学,但是进入社学,那就困难许多了,毕竟基础不一样了”
李出源说道。
“李兄所言极是,其实在我看来,六年蒙学会开设算学,文学,历史,地理,自然,武学六科,到社学之时,便会开设算学,文学,历史,地理,时政,科学,武学七科,但是受限于教师,故而很多学科只能暂时后延,或者按照如今的以老带新之法,学习而已”
刘建说道。
“建儿,二舅还是认为如今我们当务之急还是以扫盲为主,其他学科教材虽然印刷厂已经印制出来,然要想全部落实,非一两日,一两年之功,未来逐步落实即可,而且虽然如今缺老师,然等第一批蒙学学子毕业后,也已六年之后,那时或许教师问题便会解决了吧”
崔统在一边说道。
“不教师队伍是一个长期工程,由少到多,由弱到强,所以无论何时,我们均不可放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