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年会(3/4)
刘信又笑道。
“禀会长,此正和时宜,我等皆无意见”
李金上前拜道。
众人也纷纷附和。
“如此,那此事便定了”
刘信扫视一番众人,而刘建也没有什么神色,毕竟这事先前刘信已经给刘建说过了。
“这第二件是,是如今孩儿们也都纷纷长大,明年龄儿便已十七,宣儿也已十六,孩儿们渐渐长大,也到了上学堂的年岁,所以我打算从明年开始,把他们都集中在舟山岛新建的学堂内,由崔鹤,崔统二人负责教授,等他们二十岁后,便分派南洋各地参与南洋管理当中,你们没意见吧”
刘信又说道。
众人听后,自是毫无意见。
舟山学堂本就是为各家子弟学习所设,让这些子弟入读,本就应该。
而且以后南洋管理需要更多的人,而如今永兴商行最缺的便是各种人才,对子弟进行统一培训,教育,自然势在必行。
如今永兴商行本就在进行扫盲和全民免费基础教育,对于子弟教育,自然也不会放松。
唯一缺乏的,还是教师,虽然有人提出过像招募郎中,医者一样大量招募那些私塾先生和私教先生。
但是这样教育出来的学子,刘建觉得太过古板,又不如崔鹤,崔统这些愿意按照刘建的要求来培训,建设学院。
而且这些人从内心来说还是有些忠君报国的思想,而他们所忠的君是大明国君,所报的国是大明。
所以刘建的授意下,最终这个提案被否决了。
反正如今扫盲正在深入,经过两年的时间,不说全部男女都已识字认字。
但是其中一两万人已经出师是没有问题的,让他们临时充当老师,以老带新的去教育其他人也不错。
而且原先选择的识字认字,有些学问的人,也首先加入了各地扫盲和学院教学当中。
更别说无论男女老少,只要一到南洋便会人手一册识字小册,加上每日一个时辰识字认字的时间。
再过几年,南移汉人全民识字,便可真正实现。
到那时,不说各种人才,就说这教师就不会在缺了。
反正如今永兴商行也不缺钱花,明年之后,随着南屿洲金银铜等矿产开发,北运吕宋,tái • wān,舟山等地。
到那时,永兴商行该担心的不是钱够不够花,而且多得花不完了。
愁啊。
见众人也不反对,刘信额首笑了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