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卷 雾中之敌,宿命的预感 已清空(3/4)
我在昨天的章节里提到了“削减我们的需求总量的集合---从欲望本身和持有欲望的个体两方面”,这里其实是指修改或者说重写人的思想(Reprogramme-the-mind)以及削减人口的数量(注意个体和人口的区别,我在暗示什么)。
当然对思维,特别是“欲望”的技术性塑造在《完美新世界》等书中就有讨论,而现实生活中的广告其实也是一种手段,而我认为,如果起点很多人说的“超虚拟游戏”已经能让你那么真实的体验的话,那么,影响你的“欲望”,是绝对有可能的,不是么?
去读,去看,去理解---其实是分量很重的几个字,我不会一边上传,一边自己为自己的书写注释
最后,很多人物的台词,其实是我想说的话,这些台词,有的时候,如果你3分钟看完一章的话,你会忽视掉;
举例,第17章黑之兽-善恶的彼岸中,夏亚说“。。。。。。;不让其自由发育,而是将可能性强行量产成普遍性,也就从根本上消灭了一种存在的可能性本质。”
仔细看,去想,在书中,这是夏亚对联邦量产“新人类终端机”的讽刺,在书本外,这是我对起点的无奈。
生活在伟大的信息时代之中,作为信息,情报和可能性的孩子的我们,究竟都在干些什么?
----------------------------------------------------------------
最后,我不得不再次对于这一章的标题—“解读法”表示讽刺,而且我必须对我的一位朋友以及读者提到的“将一切摊开来”的建议表示遗憾,我对你帮助宣传本书的努力表示谢意,但是对于你的建议,我表示无可奈何。
我不可能把一切都像纯粹的商业作品一样摊开来写,在我来看,作者自己去说“这是个伏笔,大家不要着急”是对作者这个概念的扭曲,我永远不会去公开在书中那么写;我的伏笔,和那些“伏笔”,也有着本质性的差别。
在此,我必须声明,我不要求,也没权利要求所有的读者都在浏览作品的时候去思考,我尊重将商业化作品当做便宜娱乐的想法,我没有作为那些人生活过,自然无权利说的太多;我同样不说“你不喜欢看,安静的走开”,我尊重并且捍卫你说话的权力,但是我这样也代表了我不期待着无意义的对骂。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