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小说 > 民国风云人物演义 > 第451章 百花齐放

第451章 百花齐放(3/4)

目录

尽管蔡元培等进步人士曾多次提出男女教育平等的主张,但当时北大尚未招收女生。不能进入大学深造的邓春兰想要改变这种性别不平等,于是选择致函北大校长。不巧的是,蔡元培刚刚于5月9日愤然辞职,返回绍兴老家,因此未能在第一时间读到这封信。

等不到回信的邓春兰,6月份又写了一篇《请报界诸先生转全国女子中学毕业暨高等小学毕业诸位同志书》。她以西方国家作为参照,主张中国女性在教育、职业、政治权利上应与男性平等;倡议在大学附近为女性创办补习班,帮助受教育水平不足的女性通过努力获得大学入学资格。

她将这封“同志书”连同给蔡元培的信一起发给新闻界。1919年8月3日被北京《晨报》发表,很快获得上海《民国日报》以及英、法人士所办报纸等多家转载,引起社会关注,也得到了许多有识之士的支持。在邓春兰的带动下,多地教育团体和女青年们也开始呼吁要求大学解除女禁。

这一年的9月份,蔡元培返回北大复职。看到了邓春兰的来函以及社会各界的呼吁,随后于12月作出回应,表示完全赞同在北大实行男女同校。

1920年2月,北大先后招收了九名女性旁听生,邓春兰是其中之一。到了当年秋季招生时,蔡元培将九人全部正式录取,其中邓春兰入读哲学系。北大首开男女同校先河后,上海、南京、广州、天津等地竞相效仿,使得更多女性能够接受高等教育。

对此,有人曾责问蔡元培:“招收女生是新法,为什么不先请示教育部核准?”

蔡元培回答:“教育部的大学令,并没有专收男生的规定,从前女生不来要求,所以没有女生,现在女生来要求,而程度又够得上,大学就没有拒绝的理。”

三言两语,于轻描淡写之中,智慧和巧妙的避开了传统的束缚,开创出我国大学男女同校的先例。

五四运动后,北京学界呈现出更加自由、活跃的局面,各种思想广为传播,各类团体争先涌现。蔡元培照样是“兼容并包”,于是北大张开大海一样的胸怀。

胡适、陶行之等,簇拥着他们的美国老师杜威博士,四处讲学而久居北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