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 吴佩孚的“东征西讨”(2/4)
而新投入战斗的直军本就是生力军,而吴佩孚陆续调动了海陆军,源源补充,可谓兵强马壮。两者对照,湘军完全处于劣势。
赵恒惕原来就不太赞成“援鄂”用兵的,他最担心的,就是可能召致吴佩孚的迎击,现在不幸而料中了。一切都和他担心的一样,他不愿见这场军事dǔ • bó失败,在饥不择食的情况下,他收容了在广西不能立足而逃到永州的桂军沈鸿英部。
张辉赞向赵建议,主张解决沈鸿英,改编他的军队。可是赵宅心忠厚,认为沈穷而来归,处决他殊为不义。因此他给沈鸿英以“湖南援鄂自治军第三军”的番号,令其火速开赴前线。
二十七日,吴佩孚组织总攻岳阳。
第三师第六旅旅长杨清臣为正面总指挥,督率靳云鹗旅、河南赵杰旅和第二十五师(缺一团)从蒲圻向新店、滩头、官山、羊楼洞一线追击;董政国旅及第一零零团由崇阳向朱楼坡、桃林方向追击;寇英杰等二旅向大沙坪及平江方向进攻。吴同时任命张福来师长为进攻岳阳总指挥官,率领苏世荣、张克瑶等三旅及第十二混成团同杜锡吵そ6右黄鹚辰ピ姥簟
是日深夜,舰队满载陆军,闭灯上驶,闯过城陵矶。二十八日晨进入南津港,逼近岳阳南门外,吴令军舰开炮轰击,步兵乘机登岸。
湘军岳州方面守军无力抵抗。岳州一溃,整个前线的湘军就像潮水一般溃了下来。
赵恒惕回到长沙。这时长沙已陷于兵荒马乱中,医院里住满了缺肢断臂的伤兵,街头巷尾则是败兵和从医院出来的伤兵。败兵们和伤兵们曾冲入赵的总部,赵的勋章和军帽都不翼而飞。警察们因欠饷而罢岗,各学校和商会都被军队借驻。而前方还不断有败兵退回来,一路上抢吃抢钱,农村城镇都遭洗劫,耕牛鸡鸭和猪羊都被宰食。
江西督军陈光远。一向对湖南都陪着笑脸,现在则乘火打劫,派萧安国一旅侵入醴陵,长沙岌岌可危。所幸沈鸿英部及时赶到,赵恒惕令沈率部开往浏阳、醴陵一带防堵。
兵败如山倒,长沙也无险可守,赵恒惕决定退守湘西。他正部署撤退到湘西的军事行动之时,驻长沙的英国领事突来访。
原来,吴佩孚这时虽在军事上占了上风,但直军当时所处的总体情况并不轻松。一方面奉系的压力加大,一方面川军已出军援湘,一支奇兵开到了宜昌,还有陕西问题也牵制了直系部分兵力。只是,身在长沙的赵恒惕对这些情况一无所知。
吴佩孚面对复杂局势,希望早日结束和湘军战争,便暗中请英国领事出面作和事佬。他是想终止了湘直战争,利用湖南为南北双方的军事缓冲地带,这样他才能腾出力量来抢救鄂西,解除四面受敌的严重危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