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0章 唐继尧的选择(3/4)
唐绍仪的话如同一盆冷水,泼得唐继尧有些发懵。他正在兴头上,以为自己到了一个新天地中,怎知这个新天地似乎是海市蜃楼。他对唐绍仪历来很敬重也很信任,一时间竟不知如何作答,只好用哦哦声和谢谢来结束这次的谈话。
唐绍仪和孙中山虽然是同时代的人,又都求新图变。但毕竟有不同背景,不同的愿景,对人对事有其dú • lì见解,很难说谁对谁错。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他对唐继尧确是真心实意。
接下来,亢奋中唐继尧,碰到的好像注定都是扫兴的事。因为快到中午时候,陈炯明也来访晤唐继尧,同这位广东的实力人物,第一号军人,自然也是闭门密谈。
陈炯明比唐绍仪还要激烈,听了唐继尧的想法后,他开门见山地说:“蓂帅,我不同意你的高蹈,这是个力量的时代,做政治事业就要讲力量。力量是什么?是军队和地盘。民国以来,失去了军队和地盘谁还有发言权?你在护国之役再造民国,可是你今天没有地盘和武力,你光靠过去的功绩是一点也没有用的。小斋(顾品珍字筱斋)是你的部下,如果你留在云南,他决不敢留难你,你的力量并没有瓦解,为什么要轻易地下台?你说不忍縻烂地方,国家的事人人可为,有机会让部下也试一试,可是你这一着除了牺牲自己而外,不会有什么收获的。”
见唐沉思不语,陈炯明接着说:“孙先生是著名的孙大炮,理想多于实际,完全听他的是不会成功的,他如果有作为,民国元年的天下不会拱手让给袁项城了。所以我建议蓂帅,最上策也是唯一良策是重整旗鼓回云南,有了根据地才有发言权,才有影响力。至于如何回云南,你一定会有全盘打算,如果需要我的地方,我会尽力支持你,无论是粮饷械弹,我都可以尽我的力量。”
陈炯明和唐绍仪不一样,劝唐的话多半是为他自己。他这时是广东第一号军人,他可不愿意唐继尧到自己的地盘来傲视天下。因为无论是名声和实力,在唐面前他都望尘莫及。所谓一山不容二虎,更何况不在一个档次上。他说话务实,能找出唐的软肋,对唐的触动就大多了。
什么“不愿意同室操戈,用战争来保卫自己的地位,使乡梓糜烂”?什么“督军不是一个人所专用,地方不是一个人所私有,每一个人都该来试一下他的抱负”?哪不过是说给别人的漂亮话,有一点办法,能选择离开吗?
唐绍仪和陈炯明的话,似乎把唐继尧从梦中喊醒。
事实上,唐自己何尝不明白他有多少实力。当他还在广州的途中,他的劲旅便在昭通发出通电,宣布反顾,拥护唐联帅,这是由胡若愚旅长领导的第五混成旅。这一旅装备精良,是唐的基本武力,原先驻防叙府,当顾品珍率军回滇时,胡旅奉到唐的命令,也撤回昭通,随即驻防昭通。
唐的本意是以备紧急之用,不料后来顾军突然疾进,胡旅来不及掩击,遂致顾军冲进昆明近郊。
唐继尧仑卒出亡后,胡部在昭通才知道消息,得知唐已过蒙自赴越南,于是发表通电,宣称全旅仍拥护唐联帅,同时自称靖难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