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8章 讨龙之战(3/4)
陈炯明见“内附”之意不被北军理睬,当面敌军又步步进逼,不得不重新组织兵力,从军事上寻找出路。
七月二十三日,他将右路之洪兆麟支队调至中路,增强三河坝一线防御力量。八月初,陈炯明集中中路粤军反攻大埔,以一部兵力从正面仰攻,分兵一部由漳溪下游攻敌侧背。经两昼夜激战,闽军不支,弃城溃逃。这时,驻守饶平的浙军第一团团长陈肇英,在吕公望等人的策动下率部起义,成立“援闽浙军”总司令部。
浙军师长童葆暄仓皇率部撤离前线,退往厦门。粤军乘势全线反攻,右翼邓铿部连克诏安、云霄、漳浦等城,直逼漳州。左翼许崇智部乘势向闽西进攻,连占武平、上杭、龙岩等地,与主力部队会攻漳州。
八月三十一日,粤军攻克漳州,继而向厦门推进。李厚基惊慌失措,逃回福州。
九月十二日,李致电段政.府,报告闽军处境危急,请辞闽浙援粤军总司令职。
段政.府一面电令李厚基坚守待援,一面急调北军从三路援闽:赣省抽调军队开赴上杭,浙省增派军队驰往厦门,海军派舰队进入厦门海面。
十月三日,军政.府任命陈炯明为福建省宣抚使兼攻闽军总司令。
十一月,粤军与闽浙联军在福建前线划界停战。
龙济光同张勋一样,是fǎn • dòng愚顽的“怪物”之一。在护国战争后期,面对滇桂军的强大军事压力,龙济光走投无路.后由黎元洪出面调解,才得以两广矿务督办名义率残部移驻琼州。龙在琼州招兵买马,企图卷土重来,重作广东的土皇帝。
护法战争爆发后,段祺瑞调动北军进攻湖南,龙济光认为时机已到,表示愿充攻粤前驱。
他调门很高:“惟冀钧座排除群论,速定方针,……济光秣马厉兵,敢惮征缮。各将领枕甲请缨,勿灰其气,望钧座有以策厉之。”
北京政.府也很赏识龙济光这只鹰犬,于一九一七年十一月八日,任命龙为两广巡阅使,令其出兵攻粤。
龙济光受命后,立即以所部二万余人分三路进攻:
李嘉品为第一路司令,拟从阳江登陆,经合山、恩平进图广州,并控扼西江中段,断绝桂粤联系;
段尔源为第二路司令,马存发为第三路司令,拟从海安登陆,先占雷州半岛,尔后向桂粤边界发展,伺机攻取南宁。
十二月十四日,李嘉品率部在阳江秘密登陆成功,即以一部兵力驻守阳江,主力向恩平和阳春推进。
龙济光则亲率第二、三路军从海安登陆,向石城(今廉江)、化州方向发展。
广东督军莫荣新得知龙军大举进犯,急令沿海粤军抗击登陆之敌,以待后援。继令驻粤海军分别开赴闸坡、崖门等地,堵截龙军后继船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