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国家级项目开始(3/4)
说来也是自己的过失,人家一群学子,苦心商讨拟定了好几日的东西,自己这个当权者过来看了一遍,一句话就给人家全否了,你让人家心中怎么服气?
其实刘琦也并不是真的想否定人家的劳动成果,只是他不想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显得那么没有水平,他只是想先告诉大家这份纲要需要改正,至于具体改哪里,回头他自然会和庞德公细聊。
不过这些学宫中的士人也真是够矫情的,自己也没有完全的否定他们,只是说适当的需要调整,他们就不高兴了?
难道他们做出来的东西,就必须是没有瑕疵,无可挑剔的吗?
刘琦微微一笑,对蔡琰道:“蔡大家之言,甚是有理,刘某随意评说诸君辛劳之作,却是有些不该了。”
蔡琰急忙道:“我等不敢这般作想……其实,诸君并无此意,只是蔡琰一人想听听府君的高见而已。”
司马徽在一旁捋着须子,满意的点了点头,暗赞好个聪慧良善之女。
面对南阳郡守的质疑,她当面站了出来与之对立,却偏偏又不拉在场任何一个人下水,将旁人全部置之于事外,说话又知礼懂进退。
想不到蔡中郎居然教出这么一个女儿来,实属不易。
刘琦转头看向庞德公,道:“老师,那我就说了?”
庞德公点点头:“但说无妨。”
刘琦举起了手中的缣帛,道:“这套《后汉书》,我的意思是从光武帝皇帝时起,集中汉书,史记,汉记等诸部大作,合做此一部史料之策,诸君在当中所列的史事列传,我适才看了一下,内容上倒是无问题,但唯独有一点……”
说到这,刘琦长叹口气,道:“诸君不觉得,这当中的本纪,列传是不是有些依旧在走《东观汉记》和《汉书》的老路?却是没有延伸拓展,没有所谓的创新,在形式上,依旧是与《汉书》相同……我大概看了一遍,却是没有能够超越先贤之作的特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