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女生小说 > 富士山の雪 > 第 55 章 第十九章 蜡烛成灰泪始干(上)

第 55 章 第十九章 蜡烛成灰泪始干(上)(3/3)

目录

前来送葬的亲朋好友,左邻右舍已经瞻仰完了黄二愣子的遗容,几个年轻力壮的工友正把棺材盖上盖儿。就要往棺材盖儿上钉钉子了。在东北民间,有一个说道,就是棺材上不能钉铁钉子,得把木头楔子当做“钉子”用。在吕振国的指挥下,几个工友开始把五寸长的“木头楔子”往棺材盖儿上钉“木头楔子”。

在往棺材盖儿上左面钉“木头楔子”的时候,披麻戴孝跪在黄二愣子灵柩前面他的侄子大叫道:“叔呀,往右躲钉!……”

往棺材盖儿右面钉“木头楔子”的时候,黄二愣子的侄子又叫:“叔呀,往左躲钉!……”

钉完了棺材盖儿,吕振国又喊道:“请孝子指路!……”

黄二愣子的侄子赶紧爬起来,手里拿着丧杖来到房子的西房烟囱下,边哭边喊冲着西天喊了三声:“叔呀,请您向西南方光明大路一路走好!……”

吕振国又大声地喊道:“请孝子扛好灵幡,准备起灵!……起!……”

在黄二愣子的侄子“指路”的时候,二十四个膀大腰圆的工友已经把六个木头杠子用棕绳和黄二愣子的灵柩捆好、扎牢,立在棺材两边准备起灵抬棺材了。解耀先发现,军统滨江组特工“獠牙”赵剑芷,也混在二十四个抬黄二愣子灵柩的工友中。他心中有些纳闷儿:“这个‘獠牙’咋也来了?……乖乖隆嘚咚,猪油炒大葱!……杀出卖工友的汉奸警察宋仁寿的‘大妖山魈’不会是这个鬼头鬼脑的臭家伙吧?……”

在令人悲伤欲绝的《大出殡》喇叭声中,随着吕振国一声令下,跪在黄二愣子灵柩前的他的侄子,把高举过头顶的丧盆子往地上“啪”的一摔,拿着打狗棍子和打狗干粮,扛着灵幡,在两个老娘们儿搀扶下,肩背由黄二愣子棺材头处扯出的三丈白布,转身往院外牵引而行,向西大岗子坟地走去。这个过程在东北民间叫做“背材头”,即“拉纤”。

紧随黄二愣子的侄子身后,二十四个膀大腰圆的工友喊了一声号子,开始抬灵了。

在东北农村,按规矩民间大出殡时抬棺材必须由人肩抬步行,不能用车拉。否则,死者家属会被街坊邻居骂,说“死了没人抬”,意思是说死者生前没有积德行善,得罪人太多。四人抬“一杠”,八人或十六人轮换扛抬,在大出殡的途中只能换人抬杠,但是不能停歇。

走在送葬队伍前面的起码有百八十人,在“呜呜”的小西北风中,哭声一片。按东北民间的说法,送葬的人数多少是检验丧家及死者平日“人缘”如何的标志之一。撒纸钱的走几步就扔出一些,黄黄的纸钱随风飘落在白霭茫茫的乡野上。大约走出十几步,吕振国就会喊一声“磕头。”送葬的人们赶紧回过头来,冲着黄二愣子的灵柩齐刷刷跪在地上,磕上三个响头。黄二愣子家距离西大岗子坟地大约有四五里地,人们磕了多少头谁都难以记清楚了。抬棺材的二十四个膀大腰圆的工友虽然身体强壮,但是路远无轻载,四五里地也累得是气喘吁吁,浑身是汗。从“三十六棚”里往外看,一条乡村的土路上,哩哩啦啦送葬的队伍战线拉得特别长。哭声、唢呐声、号子声汇集在一起,构成了一幅东北民间最原始的大出殡情景图。那场景看着让人伤感,叫人心碎,让人泪水涟涟。

送葬的人群簇拥着黄二愣子的棺椁刚抬出“三十六棚”,走上通往西大岗子坟地的大道,解耀先就发现另有两拨人在《大出殡》呜呜咽咽的唢呐声中,也相继走出了“三十六棚”。解耀先知道,这是关老蔫儿和刘树山的灵柩。和黄二愣子一块儿堆儿葬到西大岗子坟地的。

目录
新书推荐: 美漫哥谭没有蝙蝠侠 火影:刚当海贼王,我重生成佐助 医仙之纵横无敌 村野小神医 以暴制暴,从暴君杀成千古一帝 出国后,我带回光刻机能一等功吗 我以道种铸永生 古仙传说 盘龙之亡灵主宰 末日进化:开局捡到一个美女丧尸
返回顶部